模块1 |
1.集合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集合与元素 | b | 能正确判断所给对象能否构成集合,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概念,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 |
集合的表示法 | b | 能用列举法表示有限集合,能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
集合之间的关系 | b | 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能写出给定集合的子集和真子集 |
集合的运算 | c | 会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混合运算仅限于有限集) |
充要条件 | a | 了解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
2.不等式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b |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用作差比较法比较两个实数或代数式的大小(不需要分类讨论) |
区间 | b | 了解区间的含义及表示方法,能进行区间与描述法表示的数集之间的互化,能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
一元二次不等式 | c |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不含参数讨论),会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 b | 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会解形如 | a x + b | > k ( < k ,≥k,≤k ) ,( k > 0 ) 的不等式 |
3.函数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函数的概念 | b | 理解函数概念的基本内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限制条件不超过两个),会求函数值 |
函数的表示法 | b | 了解函数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及用途,能描述函数的三种表示法所反映的对应关系 |
函数的单调性 | b | 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其图象特征,能根据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写出单调区间 |
函数的奇偶性 | b | 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特征,能根据图象或解析式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解析式判断限于基本初等函数及其简单组合) |
函数的实际应用 | b | 能应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建立函数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书上的题型为限,注意避免复杂运算) |
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实数指数幂 | b | 了解有理数指数幂、实数指数幂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性质,能进行根式与指数式之间的互化,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指数幂的计算和化简,会用计算器求实数指数幂 |
幂函数 | a |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识记幂函数、 、 的图象及其定义域 |
指数函数 | b |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
对数的概念 | a | 了解对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会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
对数运算 | a | 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对数运算 |
对数函数 | a | 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
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 a | 会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 a | 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简单实际应用 |
5.三角函数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角的概念推广 | b |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能写出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
弧度制 | a | 了解弧度制的意义,会进行度与弧度的互化,会运用公式求弧长和扇形面积 |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 b | 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会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会判断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内的符号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 c |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会应用基本关系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 |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 a | 了解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意义,会利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化简 |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b | 理解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会用五点法作[ 0 , 2p ]上正弦函数的简图 |
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a | 了解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 a | 仅限 [ 0 , p ] 内的特殊角 |
6.数列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数列 | a | 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法;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会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
等差数列 | c |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能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
等比数列 | b | 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会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能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
数列的实际应用 | b | 能利用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
7.平面向量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平面向量的概念 | a | 了解平面向量的定义,会用字母和有向线段表示向量;了解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平行(共线)向量等相关概念;了解向量模的定义,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的概念 |
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 | b | 了解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法则、运算律及几何意义,会用三角形法则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 b | 理解平面向量坐标的概念,会用坐标表示向量;会用直角坐标进行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 |
平面向量的内积 | b | 理解平面向量内积的概念,会运用公式求两个向量的内积及夹角;会进行内积的坐标运算,会利用向量的坐标判断两个向量平行或垂直 |
8.直线与圆的方程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 | a | 能直接运用公式求两点间的距离和线段的中点坐标 |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 b |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能运用定义和斜率公式求直线的斜率 |
直线的方程 | c | 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方程的特点,能根据所给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 b | 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能根据直线方程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 a | 能直接运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
圆的方程 | c | 理解圆的标准方程及意义,能根据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能根据给定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了解圆的一般方程及意义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b | 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实际应用 | b | 能将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与简单实际问题相联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
9.立体几何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平面的基本性质 | a | 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能用符号表示点、线、面及其相互关系 |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a | 了解空间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能在简单几何图形中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 a | 了解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 a | 了解平面与平面的两种位置关系,了解两个平面所成角的概念,了解平面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
柱、锥、球及其组合体 | a | 了解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会求柱、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
10.概率统计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计数原理 | b | 理解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能正确使用分类法、分步法计数 |
随机事件和概率 | a | 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
概率的简单性质 | a | 了解概率的简单性质 |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 b | 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和古典概型的基本特征,会求古典概型的概率 |
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 | b | 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理解三种常用的抽样方法 |
总体分布估计 | a | 了解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思想方法,了解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意义,能从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
总体特征值估计 | b | 会求样本(样本容量不超过6)的平均值和方差 |
模块2 |
11.逻辑代数初步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二进制及其转换 | b | 会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 |
命题逻辑与条件判断 | a | 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会用逻辑联结词“且”、“或”、“非”构造复合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
逻辑变量与基本运算 | b | 了解逻辑变量的概念,会进行“或”、“与”、“非”的简单运算和复合运算(逻辑式为“1”、“0”构成) |
逻辑式与真值表 | a | 了解逻辑式的意义,能写出逻辑式的真值表 |
逻辑运算律 | a | 了解逻辑运算律,会用常用逻辑运算律进行简单逻辑式的化简 |
12.算法与程序框图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算法的概念 | a | 了解算法的概念,能用变量及赋值描述算法,并作结果判断 |
程序框图 | b | 理解程序框图中各种图形符号的名称及意义,能看懂简单算法的程序框图(循环结构仅限于一个循环体) |
模块3 |
13.数据表格信息处理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数据表格、数组 | a | 了解数据表格和数组的概念,会根据提供的数据制作数据表格,能从表格中正确读出数组 |
数组的运算 | a | 了解数字数组的运算法则,会进行数字数组的加、减、数乘及内积运算 |
数据的图示 | b | 理解饼图、直方图、折线图的要素、结构特征及其在反映数据信息中的作用,能根据数据的图示说出主要的数据信息 |
14.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编制计划的有关概念 | a | 了解紧前工作、平行工作、工序、流程图、节点等概念,能正确分析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关系 |
关键路径法 | b | 理解关键路径、关键工作等概念,能从流程图中找出关键路径 |
网络图 | b | 理解网络图的概念,能判断网络图是否符合规则,能根据给定的工作关系正确绘制网络图 |
横道图 | a | 了解横道图的概念,能读懂横道图 |
模块4 |
15.三角计算及其应用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 | b | 会用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 |
二倍角公式 | a | 会用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 |
正弦型函数 | a | 了解正弦型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了解三个参数a、ω、j 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图象判断函数的周期及最值,会作正弦型函数一个周期内的简图 |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 b | 能直接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求任意三角形的边和角(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的情形不作要求) |
注:本章所讲解的公式不要求学生记忆,考试时在试卷上直接提供 |
16.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坐标轴平移 | a | 了解坐标轴平移的含义,会用坐标变换公式求点在新(旧)坐标系中的坐标,会直接运用坐标变换公式化简曲线方程 |
参数方程 | a | 了解参数方程的意义,会求直线、圆心在坐标原点的圆的参数方程,能将简单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只要求用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不要求讨论变量的取值范围) |
模块5 |
17.复数及其应用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复数的概念 | a | 了解虚数“i”的意义,了解复数的概念,了解复数相等的条件,了解共轭复数的意义 |
复数的代数运算 | b | 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乘运算(运算中实部、虚部均只涉及整数,且除法和混合运算不作要求,解△<0 的一元二次方程不作要求) |
复数的几何意义及三角形式 | a | 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及三角形式,会求复数的模与辐角(求辐角仅限于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 |
18.线性规划初步 |
考 查 内 容 | 考查 要求 | 说 明 |
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 | a | 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了解建立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方法,了解二元线性规划问题的共同特征,能将简单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
二元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 b | 能判断点和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关系,能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求出简单问题的最优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