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信息技术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正文

【微课应用】微课不发威,原来是因为(3)——重视频,轻资源

2016年12月29日 15:17  点击:[]

【微课应用】微课不发威,原来是因为(3)——重视频,轻资源

上两期我们向大家分享了微课的一些误区:一个是“重技术,轻设计”,另外一个是“重形式,轻加工”。这时候有人会问,我没有犯以上两种问题,但是为什么微课视频还是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今天小编带你走进微课四大误区之第三个误区:重视频,轻资源。

1

问题1:什么是微课资源?

微视频作为微课的主要载体,是微课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要素,但绝对不是唯一要素。给大家回忆一下微课的定义,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问题点等)或结合某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含目标、内容、方式、过程、评价等要素),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可视化微型(58分钟左右)优质学习资源。一个完整的微课不仅仅需要依靠一个好的微课视频来支撑,还需要搭配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包。微课视频为主,教学资源包为辅才能打造有威力的好微课!

2

问题2:没有资源,微课就不威了吗?

微课学习的主旨是利用短小精悍的教学资源来使学生掌握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学习微课应该是一个愉悦体验的过程、互动学习的过程,而现在的微课大多是单一连续的讲授视频,学生从在课堂上听讲变成了对着屏幕听讲,缺乏目标、互动和反馈。传统教学当中的“老师讲、学生听”原封不动的变成了实录的视频,这样不仅不能吸引学习者去观看,反而会让学生对微课失去信心。只有微视频的微课无法实现符合现代学生需求的“一对一”、“个性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频,轻资源或是零资源,是微课制作与设计过程当中的一大误区。

问题3:为什么有了教学资源包,能够让微课发“威”?

微课的教学资源包应该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学习任务单、课件素材、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它们通过适当的组织手法来呈现出一个半结构化的资源单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资源,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通过利用学习任务单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源组成的资源包,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明白如何去使用微课,如何利用素材、测试来巩固学习效果。这样一个复合的、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才能更好的发挥微课之“威力”。

举个例子, 以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小学英语课科组设计的《广州版小学英语方位介词的学习》为例(详情可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9fdfec0102z2yu.html),其微课的组成部分包括:《方位介词的学习》微教学设计、《where is the robot?——方位介词的学习》ppt课件、《方位介词的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单及《where is the robot》的微课视频。

3

以这个微课当中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为例,在这个任务单当中包括了学生的学习目标,练习,评测等多个不同方面的要素。任务单运用了“闯关”的方式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任务单的最后还配有自主检测的环节。在上面这个案例当中,学习任务单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如学习内容是什么,学习应该完成什么等)、引导学生学习开展微课学习(如看什么材料,怎么要学习这个微课等)、辅助和促进学生学习(如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个微课等)激励学生(如检测学习情况、评价等)。微课视频搭配着这样生动有趣、目的性强的学习任务单,微课的学习自然就事倍功半。

如何破除微课的四大误区之重视频、轻资源,就要平衡好微视频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好微课重在好设计,好设计重在好布局。一个完整的、有威力的微课应该要包含微视频在内的教学资源,不应该把所有的重心放在视频上,而忽略了资源的设计和建设。

上一条:【微课应用】微课不发威,原来是因为(4)——重建设,轻应用 下一条:【微课应用】微课不发威,原来是因为(2)——重形式,轻加工

版权所有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沿海经济区港城大道1号 联系电话:0515-60600906,0515-85451015 苏ICP备15006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