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学园地 >> 正文

往事漫忆

2025年03月10日 09:08 刘晓峰 点击:[]

一、那年 , 我当了一回“风水先生”

看电视剧,里面有风水先生看阴阳宅的情 节,不禁想起那年,我也当过一回“风水先生”。

那是 1978 年 3 月 15 日,因为这天我要带 着录取通知书去学校报到,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我报到的学校在天津,当时我们那儿去天津都 是从上仓坐火车,好像是下午 1:20 发车。这 天上午,大概九点多吧,村里一位老太太,跟 我家沾点亲,论起来我应该叫她表姑——让她 儿子找我到她家,说她年前去世的老伴给她托 梦,抱怨住的地方不行,非要搬家。所以和儿 女们商量后决定迁坟,要我给选一处坟地。我 一听,惊得头都大了,连忙说:“我哪会看坟 地呀?”老太太说:

“今儿个就找你!你有文化,我就凭信你, 就算帮表姑一回吧!”

因为沾点亲,所以我平时没事时不时就去 表姑那串门,山南海北瞎聊一通,老太太也挺 喜欢听我说。有一次忘了从谁那看了一本金钱 卦书,上面每个卦象都附有四句诗做解,比如: 隔河望见一锭金,欲取隔岸水又深,望梅止渴 不到手,昼夜打算枉费心。那时年轻记性好, 看了记住几段便和表姑神吹了一番,说我把算 卦、看风水那一套知道得差不多了,老太太居 然深信不疑。1977 年恢复高考,我报名参加, 考完后不久,乡里传闻我考了全县第一,(后 来知道系误传)老太太对我愈加迷信,这才有 了让我看坟地这一出。

我百般推辞,表姑执意要我去。那时年轻, 啥事想的不那么多,又怕执拗下去耽误下午的 火车,无奈之下便同老太太的儿子去村北“看 坟地”。可是我哪会看什么坟地呀,不过事已 至此,只能硬着头皮装下去了。到了一处有点 向阳坡的地方,我假装四处看了看,说:就这 吧,这地方不赖。表姑的儿子做了记号,我们 就回去了。之后,我去报到,上学,这事就忘 到一边了。

不料,放暑假回家,第二天表姑的儿子就 找上门来,对我说:“你看的是啥坟地呀,看 到人家去了,害得我们又迁了一回坟!”原来, 我走以后,他们把坟迁到我说的那地方。但没 过几天,就有人找到家里来,说那地方是他家 的祖坟,因为政策原因把坟头平了。结果,表 姑又另找了一个地方把坟迁过去,才算安定了。 面对表姑儿子的指责,我无言以对,嗫嚅地说: “当时我说我不行,可表姑非要……”脑子一 转,又有点强词夺理地说:“不过我看的是风 水,那地方风水是不赖呀,要不那家人咋会把 坟地选在那呢?没有坟头 , 谁想到那地方人家 先占上了呀?”

这事过去很久,我都不敢再去表姑那儿, 怕老太太骂我。

二、那年,我“丢”过一回

小时候,父母上班,是姥姥带着我。那年 我五岁,已经记事,并能认识一些字了。这天, 母亲告诉我说东城的一个舅舅结婚,我们去参 加婚礼,下午姥姥带我先去,她下班后再去, (那时婚礼大都在晚上)并再三嘱咐我到了舅 舅家要听话,别到处乱跑。

下午,我和姥姥坐三轮车从三里河出发, 经过磁器口、花市、穿过哈德门的门洞,来到 东城的舅舅家。大家都在忙,见面逗我两句就 没人再招呼我了。姥姥大概由于是长辈,被几 个女人围着,端茶递水,说说笑笑,也顾不上 照看我,我觉得受到冷落,心里很不高兴。到 了傍晚,母亲还没来,我就急了,想要回家, 又怕姥姥不让我走,就悄悄跑出去,沿着记忆 中三轮车来的路线往回走。走着走着天就黑了, 穿过哈德门时,门洞里黑黝黝的,昏黄的灯让 我感到既陌生又害怕,心里一阵发毛,就哭了 起来。

哭着走了一段,有个骑车的男人停下来问 我,当时自己小,只感觉他是个大人,我说出了家的地址和门牌号,他就让我坐到自行车的 大梁上,按照我的描述,也沿着三轮车来时的 路线,把我送回家。到家时大概已经八点多了, 母亲和姥姥还没回来,父亲再三感谢那个人, 那人连连说不用不用,和雷锋比起来,我这不 算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我听出他是五十九中 的学生,现在想来,应该是个高中生。那时全 国性的学习雷锋活动刚刚掀起高潮,助人为乐 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没想到小小的我成为了 无数受惠者之一。

母亲和姥姥很晚才回来,听姥姥还在数落 母亲。原来,发觉我不见了之后,大家都很着 急,母亲却很淡定,说:“没事,他准是看我 老不来,想找我,自己跑回家去了。放心,丢 不了,丢了,他也能说出家的地址门牌号,肯 定有人给送回去。”母亲让大家甭担心,该干 啥干啥,她也跟着忙活,张罗着照顾客人,陪 新亲吃饭,直到婚礼结束。亲戚们都说母亲心 太大了,差不多的孩子丢了,不说急疯了,也 得六神无主团团转,可她居然如此淡定。

确实,记忆中从没见过母亲惊慌失措,也 没见过母亲怨天尤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厄运 和变故,母亲始终都是那么淡然、镇定、从容。 现在回想起来,对母亲真是由衷地敬佩。

话说回来,就我“丢了”的这件事而言, 母亲之所以那么镇定,那么心里有底,应该也 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那时候,虽然大人们 为不让小孩乱跑,时常吓唬我们说街上有“拍 花”的,但实际上,还真没听说过哪里有丢小 孩的,“人贩子”“拐卖儿童”这些词,偶尔 在报纸广播中出现,都是说国外的情况。我想 象不出我“丢了”这事放到今天,母亲还能不 能做到那么镇定自若,一点都不慌乱?

三、捉刀代笔写情书

翻旧时日记看到这一段,一位老师开玩笑 说我:这小伙子,把咱们学校年轻人的情书都 包了!不由得想起当年为同事捉刀代笔写“情 书”的旧事。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正自诩“文学青 年”,发了几篇小文,学校往上报个材料啥的 也大都由我起草,同事们便以为我多有才,时 不时的找我帮忙写点东西。日记中那位老师说 我把学校的情书“都包了”是有点夸张,但确 实为几位同事代笔写过“情书”。

有两位男同事经人介绍与对象见了面,相 互印象不错,那年头儿没有手机,没有家庭电 话,用单位的电话也不方便,搞对象互相联系 都是写信。这事一般说男方应该主动写第一封 信,这两位男同事既想表示主动,又想显出自 尊,既想表达感情,又不想说得太“过”,还 得没话找点话说,怕自己写不好,便找我给他 们代写这第一封信,还都买了点花生米、午餐 肉罐头啥的,在宿舍里请我喝了顿酒。我当时 既有为朋友帮忙的热心,也有一种被人认可的 得意,还想借机显示自己的“才华”,便满口 答应,使尽浑身解数,参考了若干爱情小说里 相关的描写,为他们代写了这第一封信。还好, 没出啥岔子,算是给他们开了个还不错的头儿, 之后他们书信来往,感情加深,后来都终成眷 属。

还有一位女同事,后来成为我们那口子的 闺蜜。她的事有点曲折。她和对象也是经人介 绍,男方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两人对对方的第 一印象也还可以,便开始交往。但见了几次面 后,两个人闹了点别扭,男方来信表示要“吹”。 女同事内心对男方挺满意的,想要极力挽回, 又拉不下脸,放不下架子,所以想写一封既表 明心迹,又“不卑不亢”的信,便也找到我。 这封信可比那两位男同事的第一封信难度大多 了,而且事关成败,并且女同事很着急,恨不 得立马就把信发出去。那天我冥思苦想,边写 边改,忙活了大半夜,第二天一大清早把写好 的信给那位女同事,她马上抄写后寄出。

我代写的信还真的让男方回心转意,且对 女同事尊重有加,男方收到信后立马来到学校 找女同事,不迭地道歉,两人重归于好。后来, 两人结婚生了孩子,我们两家也一直走动来往, 但直到现在,女同事的老公也不知道那封信是 我代笔。

现在回想起来,为人捉刀代笔写情书, 有点意思,不过严格地说,我代写的算不上情 书——信里既没有切切情思,也没有绵绵情话。 但客观上,或排忧解难,顺水推舟,或峰回路 转,柳暗花明,促成了几段姻缘,也算是助人 为乐、成人之美了。



下一条:写生日记​(之一)

版权所有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沿海经济区港城大道1号 联系电话:0515-60600906,0515-85451015 苏ICP备15006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