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 估 标 准 |
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学校总体概况(ⅰ) | 领导班子(ⅰ- 1) | 1、办学思想端正,依法治校,办学行为规范。 2、学校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3、校级领导成员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群众拥护,所学专业与学校办学要求相适应;1/2以上有高级职称。 | 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熟悉职业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创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管理能力。 |
校 园(ⅰ-2) | 1、校园布局科学,环境整洁。 2、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80亩,建筑总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 3、校园各项安全措施落实。 | 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50亩,建筑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 |
校企合作(ⅰ-3) | 1、积极探索实践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落实。 2、学校各专业均有若干个长期、稳定、实质性的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在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员工培训、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和技术合作方面发挥较好作用。 |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模式和特色,校企合作思路明晰,成效明显。 |
办学特色与社会声誉(ⅰ- 4) | 1、具有本校特点和风格的校训、校风。 2、主干专业具有自身的特色。 3、学校在相关行业和职业界具有较好声誉。 | 1、学校整体和主干专业均具有明显特色,在省内外同类学校和专业建设中形成品牌效应。 2、学校在相关行业和职业界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3、创新、创业、创优等工作成效明显。 4、凝炼具有职教特色和本校特点的学校文化。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 估 标 准 |
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师资队伍(ⅱ) | 专任教师(ⅱ- 1) | 1、教职工与学生比 1︰11,师生比1︰18—22。 2、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90%以上。 3、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60%以上,满足技能性、实践性教学要求;“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任专业教师的60%以上。 4、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素质较高。 5、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占50%以上。 | 1、师生比1︰16—20。 2、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占5%。 3、“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0%以上。 4、实践教学指导教师50%以上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5、主干专业具有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创 新大赛、创意论坛中获奖的教师或团队。 6、具有若干名在省内外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或若干个在省内外同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团队。 |
兼职教师(ⅱ- 2) | 1、聘任社会专业技术人员或高技能人才任兼职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20-30%。 2、兼职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证书。 | 外聘实习指导教师60%以上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证书。 |
培养培训(ⅱ- 3) | 1、具有专门的教师队伍建设及其培养培训规划,每年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6%以上。 2、每年有20%以上专任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达5%以上。 3、所有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企、事业单位专业实践达2个月以上。 | 1、具有国家或省的教学名师。 2、每年有30%以上专任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达10%以上,有教师参加出国培训。 3、建立名师工作室,有省领军人才培养培训人员。 4、每年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8%以上。 |
教 科 研(ⅱ- 4) | 1、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具有经常性教科研制度,教师全员参与教科研活动。 2、近三年20%以上教师的职业教育教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会议交流并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 1、近三年20%以上教师的职业教育教科研论文 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并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2、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成为省、市中心教研组 成员。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 估 标 准 |
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专 业 与 课 程 ︵ ⅲ ︶ | 专业设置与开发 (ⅲ- 1) | 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开发充分反映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和职业岗位变化趋势。 | 具有能引领行业发展和职业变化的新兴专业。 |
专业建设(ⅲ- 2) | 1、建立由行业、企业、职业界人士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全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2、专业建设有规划、有目标、有方案、有措施、有特色,明确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技能要求,专业建设条件保障落实。 3、主干专业不少于专业总数的1/3,有1/2以上主干专业形成相关专业群,逐步延伸形成专业链。 4、市级以上示范专业在3个以上,其中至少2个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 5、营造较好的专业文化环境。 | 1、主干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不少于专业总数的1/2,所有主干专业均形成专业群或专业链。 2、主干专业均成为市级以上示范专业,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在3个以上。 3、专业文化建设有特色、有影响、有深度,有示范作用。 |
课程及改革(ⅲ- 3) | 1、德育课程建设符合国家和省要求;文化课程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 2、形成和不断完善以能力为本位的、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3、课程内容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程。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实践性课程教学时数占50%以上。 5、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协调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 6、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及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改革取得较好成效;至少有1个省级课改实验点,形成并实施3门以上体现专业特色的项目课程。 | 1、形成有机融合、配套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 2、实施5门以上体现专业特色的项目课程。 3、具有特色明显的校本课程与教材。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取得有推广价值的重要成果。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 估 标 准 |
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 技能竞赛(ⅲ- 4) | 1、各专业大类形成并实施经常性、规范性和广泛参与性的师生技能竞赛制度及其管理办法。 2、参加各级技能竞赛。 3、学生普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 1、师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2、师生参加技术创新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3、建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所),设有技术创新活动室。 |
实 训 实 习 基 地︵ⅳ︶ |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ⅳ- 1) | 1、各专业大类均建有体现专业特点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场地、设施较先进,满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生实训要求,实训开出率不低于95%。 2、实训基地具备学生实训、员工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等基本功能。 3、有1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 | 1、实训基地设施先进,除具备教学功能外,还具有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生产性功能。 2、有2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 |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ⅳ- 2) | 1、所有专业均有对口、稳定、符合学生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 2、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率达70%以上。 | |
经费投入(ⅳ- 3) | 学校经费不被违规抽调挪用,对省级以上财政支持项目的配套及时、足额到位。 | 主管部门对学校经费投入保障到位,根据需要每年都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实训基地建设。 |
实训实习基地管理运行 (ⅳ- 4) | 1、实训基地管理维护人员配备到位,管理制度健全。2、实训基地布局安排合理,流程设计科学,设施配备齐全,性能先进适用且环保安全,实训工位充足,环境整洁有序。 | 管理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维护水平,管理制度完善,具有优美的专业文化环境和职业环境,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 估 标 准 |
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设施条件(ⅴ) | 图书音像资料(ⅴ- 1) | 1、建有图书馆,纸质图书生均30册,电子图书生均10册;专业图书不低于50%。图书资料借阅实行计算机管理。 2、有与课程相配套的多媒体音像资料。 3、阅览室座位不少于学生数的1/12,建有50座位以上的电子阅览室。 | 1、馆藏图书10万册,其中专业图书不低于50%。 2、有100座位以上的电子阅览室。 |
仪器设备(ⅴ- 2) | 1、生均仪器设备值:一产类专业2500元,二产类专业4000元,三产类专业3000 元。 2、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 | 生均仪器设备值:一产类专业3000元,二产类专业5000元,三产类专业3500 元。 |
信息化建设(ⅴ- 3) | 1、建有覆盖学校主要教育场所的100m主干校园网,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不少于1台/8人,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不少于2台/3人。 2、建有学校网站。 3、30%以上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 4、70%以上教师能运用、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 | 1、推行电子校务,创建数字化校园,建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和校园通讯系统。 2、教师人均一台计算机,并能运用、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 |
体卫艺食宿设施 (ⅴ- 4) | 1、有田径运动场,4个以上标准篮球场、1个排球场;有符合教学要求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充足。 2、教学、实训、生活、活动场所卫生设施齐全、方便。 3、艺术教育设施能满足教学与活动需要。 4、食堂整洁卫生,设施良好,饭厅座位不少于就餐学生数的50%。 5、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 1、有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 2、学生生活设施条件较好,环境优美。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 估 标 准 |
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学校管理(ⅵ) | 学生管理(ⅵ- 1) | 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实施情况好。 | 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实习管理规范,成效显著。 |
教学管理(ⅵ- 2) | 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本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研究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健全,实施情况好。 |
后勤管理(ⅵ- 3) | 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后勤管理规范》,本校的校园管理、资产管理、膳食管理、财务管理、基建工程管理等方面管理制度健全,实施情况好。 |
实习管理(ⅵ- 4) | 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数量足够、素质较高;实习管理制度健全。 |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ⅶ- 1) | 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2000人以上。 | 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3500人以上。 |
学生素养教育 (ⅶ- 2) | 1、认真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育工作有地位、教学有要求、人员有保证、活动有载体、经费有保障。 2、学生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就业创业、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明确,措施落实,制度规范,成效明显。 3、积极开展音体美卫教育,学生社团活动丰富。 | 1、学校普通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 2、学生职业行为规范。 3、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 估 标 准 |
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
学生培养︵ⅶ︶ | 双证率(ⅶ- 3) | 1、近三年毕业生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4级以上证书或有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无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达90%以上。 2、80%的学生顶岗实习前获得相应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4级以上证书或执业证书。 | 1、近三年毕业生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4级以上证书或有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无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达95%以上。 2、10%的毕业生取得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3级证书或两个以上4级证书。 |
“三创”能力(ⅶ- 4) | 学生“三创”能力培养有计划、有方案、有活动、有效果。 | 有校内创业基地,在校学生创业有典型。 |
社会服务(ⅷ) | 社会培训(ⅷ- 1) | 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培训功能不断增强,培训管理规范。 | 具有本校培训的品牌、特色项目。 |
技术服务(ⅷ- 2) | 发挥本校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改造和产品生产。 | 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改造和产品生产;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教下乡有品牌特色项目。 |
说明:1.本评估标准适用于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
2.二星级学校标准即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01]8号);
3.四星级学校在达到三星级学校标准的基础上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