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 生 工 作 简 报(1)

2020年05月08日 14:44  点击:[]

招 生 工 作 简 报

(内部资料)

2020年第1期(总第1期)

招生就业处编                             2020年4月20日


集思广益话招生  创新思路谋发展

——东台中专校召开2020年招生座谈会

4月17日,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召开2020年招生工作座谈会。学校领导班子、相关部门和系部负责人、招生骨干和教职工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说明: IMG_256 说明: IMG_256

会上,副校长丁丽华作了题为《增强信心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争创佳绩》的专题报告。报告通报了近年来学校招生工作基本情况,分析了实现招生工作更大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2020年招生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举措。与会人员围绕专业招生、队伍招生和全员招生,招生宣传策划和招生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说明: IMG_256 说明: IMG_256

会议明确了2020年学校招生工作的总体思路:“稳规模”,在确保现有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生源质量;“优结构”,重点做到优化生源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优化专业结构;“拓渠道”,积极拓宽渠道、挖掘潜力,做好各批次的招生工作,实现类型招生、区域招生深度覆盖;“守规范”,要严格遵守和执行上级招生政策和各项规定,以优质服务、办学质量和专业特色吸引生源;“讲绩效”,通过强化机制、创新举措,切实提高招生实效;“强统筹”,统筹推进招生和其他各项工作,以良好的招生成效推动各系部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升。

说明: IMG_256 说明: IMG_256

全力做好2020年招生工作既是上级领导的重托,又是全校师生的期盼,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杨勇校长在讲话中强调:完善“学校+”招生策略,充分发挥学校招生主体作用,形成政府主管部门统一领导、生源学校全力支持、重点企业(协会)主动参与、全校师生共同发力的招生格局。调整专业结构和规模,加大对本市生源的组织力度,适度拓展市外生源,保持中职对接本科“3+4”分段培养现有规模,适度扩大五年制高职招生人数,优化对口高考班生源质量,稳固职业中专招生底盘,开展恢复技工学校招生可行性研究,努力完成全日制教育招生任务。

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前路;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面对生源“双降”的客观形势,东台中专校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面对挑战,全校师生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招生工作高质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高质量


2020年招生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编

编者按:4月17日,学校召开2020年招生工作座谈会。现摘编部分发言讲话内容,供交流学习。

杨勇:精准分析  碰撞智慧  创新突破

面临2020年招生严峻形势,要采用“学校+”的思路来破解招生困局。一是“学校+政府(主要指教育主管部门)”,吸引领导关注、关心学校的招生工作,出台相关保障措施和考核办法,使用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职教招生。二是“学校+学校”,瞄准市内生源学校(各初中和九年制学校),通过一对一走访、面对面宣传,把目标生源争取动员过来。三是“学校+企业”,对接市内重点企业,按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利用企业的人脉资源、灵活机制、管理策略,广泛开展合作,做好产教融合的大文章。四是“学校+师生”,每个师生都是学校的主人,都应当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作出贡献。五是“学校+家长”,通过发放《告家长书》、举办家长开放日等形式,通报学生入校来的变化和成就,描绘学校发展后对他们小孩子发展的益处,多从正面引导。六是“学校+媒体(平台)”,制作官宣片、开通招生网、印制招生手册、开展职业体验等。

丁丽华:坚定信心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争创佳绩

2020年招生面临的困难:普通高中扩招,导致初中毕业生及家长的期望值增加;生源空间不足,全市初中应届毕业生维持在6000人左右;市外中、高职校和市内民办高中超常规手段突破招生政策底线;老百姓对志愿填报的契约精神不强等,学校招生压力空前。

全校上下更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教育局对职教的关心,尽可能增加职业教育的招生空间;做好市场调研,进行专业论证,选择适应社会发展(符合百姓)需求、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进行招生;强化校内管理,在社会上逐步形成良好影响;及早优化和充实各初中校招生工作人员,组织展开多轮培训;各招生小组,要主动与初中校对接,摸清生源校初三毕业生的整体情况;进一步优化宣传组织,构建立体化招生宣传体系;加大了3+4和五年大专的招生宣传力度;精心组织新生报到咨询和接待工作,竭尽所能提高新生报到率。

广山中学招生小组组长唐传杰

做好“实、早、稳”工作,注重招生效果

五烈镇广山中学,在2018、2019年的招生工作中,完成率均名列全市第一。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广山中学的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和招生组辛勤工作的结果,具体做法有三点:一是宣传工作要做“实”。在招生宣传阶段,广山中学组织有意向到我校就读的同学开会,邀请招生小组到会,介绍我校的基本情况和招生政策。在随后的志愿填报阶段,招生小组深入到各个班级,详细介绍各批次、各专业的特点和优惠措施,并解答学生和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为招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登记注册当宜“早”。中考成绩一出来,就尽可能早地把学生集中起来进行专业选择、注册。只有在外市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民办学校没有大规模行动之前,把有意向就读我校的招进来,学生的心就能够定下来;三是巩固生源应求“稳”。学生登记注册后,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会产生动摇,招生组每天安排人留守广山中学,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宣传专业设置、就业情况、教学条件和学生资助等内容,同时对学生家长关心的问题给予解释,打消学生及家长的顾虑,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机电工程系沈勇

专业建设为招生“添砖”,招生为专业发展“加瓦”

专业发展与建设和招生是相辅相成,没有好的专业,招生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好的生源,专业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机电工程系根据市场变化和产业更新,对系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满足了社会、企业和家长的要求。

一、巩固做优老专业,拓展专业技能新方向。机电工程系现有的机电、数控、计算机三个专业是学校的老牌专业,一直在学校招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到2017年以后,招生人数一直处于低位。针对这种情况,系部利用现有设备,挖掘系部教师潜力,打破专业壁垒,机电一体化专业增开“3D”打印技术、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网络专业增开电子商务、影视后制作、动漫制作;数控专业增开无人机操控技术、“3D”打印技术,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课程革新给老专业注入新活力,提供了新方向。

二、迎合市场变化,开发具有前瞻性的新专业。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东台市政府一直重视和扶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目前20多家机器人企业落户东台,形成产业集群。根据这一情况,机电工程系进行充分调研,依靠机电、计算机专业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和充沛的师资力量,现已申请增开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中专)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五年大专),成为系部招生的一个亮点和招生难的破局点。

三、发挥联合办学优势,引进德国AHK机电一体化工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课程体系。机电工程系引进国际优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资源,与江苏凤凰集团合作,开展了中德联合培养AHK机电一体化工职业资格证书项目。此项目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满足了东台地区家长到苏南地区高水平就业的期望。

职业中专部冯娟

强化自身管理,提升招生吸引力

职业中专部大部分学生文化成绩不高,不少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是只要成人就行,所以只要德育工作到位,就能赢得绝大部分家长的认同,提升招生吸引力。我们系部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高能德育队伍。学生管理的主力军主要是班主任,系部选择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并注意新老班主任的搭配。每周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研讨德育工作方案,布置好每周的工作重点,及时反馈、处理问题,精化细化过程管理。指导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开展“主题班会竞赛”,提升班主任综合能力。

二是建立学生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成效。建立学生干事、学生干部和班主任三支队伍组成的学生管理队伍,齐抓共管,形成学生管理合力。三支队伍的人员遴选,必须是品德高尚、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的人员,学生干事和学生干部其言行堪称学生表率。

三是打造积极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开学初班主任和班级共同设计班级文化,每个教室根据专业设计班级宣传栏,每个班都有班主任寄语和班级口号,在教室的每一面墙上都有专业标语,在教室后都有优秀学生作业展,系部走廊设有系部专业介绍,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四是促进在校生规范养成,力求常规管理取得实效。每年9月定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月,通过新生军训、入学教育等方式将新生强行“入轨”。强化手机管理,制定午休制度及住宿生管理制度。

五是优化德育活动,延伸育人效果。系部抓住主题活动的契机,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注重技能教育,每年开展“美食节”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技能的热情。系部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艺术节、冬季三项、元旦文艺汇演、模拟法庭比赛和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展现了中专部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吴玉根:招生,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

招生工作与每位教师息息相关,作为招生小组的一员,我体会到招生工作的艰辛,不少家长对职业学校不理解,使我们在招生工作中经常遭受家长和学生的冷眼。但我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讲清想要取得成功不一定都走读普中的路,就读职业学校也能上大学;也可以先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然后找一份好工作,将来可以继续学习。把我校优秀学生的事迹介绍给他们听,学生才知道你是真正为了他好,他才会真正考虑你的建议。学校的招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初中校的配合,更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把招生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报:校领导

送:各处室、各系部                                        

上一条:齐心协力共担当,强化内涵促招生 下一条:集思广益话招生 创新思路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