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项目
考核内容
分值
一
“六个一”团建项目
一课。建立学校团干部定期讲团课制度,课程内容设计科学,推动学校将团课列为校本课程,每年至少举办5场团课活动,对新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覆盖率达90%以上,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微团课”说课大赛等活动。
一月。于5月前后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系列报告会、志愿服务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团建促进行动;创设1项以上特色品牌活动,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支部一项目”。
一员。持续开展共青团辅导员聘任工作,推动每个班级学生团支部由班主任担任辅导员,聘请5名以上校外志愿辅导员;共青团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岗位职责和评价体系完善,年度考评工作开展有力。
一室。学校至少建设1个“团员成长教育室”,布置团旗团徽等共青团标识,建立规范灵活的管理使用机制,方便师生申请使用,在团工作交流展示、团员学习教育、共青团活动开展中发挥较好的阵地作用。
一角。每个学生团支部以班级教室为主阵地建设“班级团队角”,展示支部工作动态、团员精神风貌和支部活动风采,形成班级团支部开展工作及进行支部团员教育管理的有形平台,积极组织评比活动。
一档案。以学生支部为单位统一为每位团员建设区别于团员发展档案的个人成长档案,做到系统化设计、常态化记录、动态化管理,实时跟进指导学生的成长成才,形成学生成长过程全记录的有形载体,在此基础上积极试点开展“学生团员成长电子档案”及管理系统建设工作。
40
二
组织建设
1.校团委班子坚强有力,落实兼职副书记制度,至少配备一名学生兼职副书记,团委委员中学生委员比例合理。
2. “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健全,团对学生会指导管理有力,学生会章程规范并依法依章程独立开展工作;对学生社团管理有序,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发展规范。
3.校级团代会定期召开,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代表合理,团代会代表参与渠道广泛,提案制及大会发言制度规范。团组织桥梁作用发挥较好,建立了学生与学校沟通机制。
4.广泛开展“最美中学生”寻访、“魅力团支书,活力团支部”展评、“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创建评比等评优表彰工作。
5.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学校分别按照生均每年不低于30元、25元、20元标准划拨日常工作经费。
6.党建带团建机制健全,学校分管领导重视共青团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团工作汇报。
7.设立青年教职工团总支或团支部。
8.大力培养学生团干部,为学生团干部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可将其开展团工作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着力强化学生团干部的学习作风和工作作风。
9.组织纪律要求严格,严格执行团章有关规定,健全团员能进能出机制,对不执行团的决议、违反团章的学生团员进行处分,提高团员队伍的纯洁性。
25
三
团学活动
1.积极建设学生社团,学校学生社团数量达到班级数量的2倍以上。
2.学生社团工作成效显著,相关章程制度规范,严格落实注册、年审、注销等工作,学生社团活动丰富,服务学生成长成材效果明显。
3.突出政治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按照习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指示,广泛开展课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按要求开展与新疆西藏中学生结对子活动。
5.积极开展“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14岁集体生日”、“18岁成人仪式”、“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学生社团风采展示等品牌活动。
6.运用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加强网上共青团工作。
20
四
基础团务
1.团员发展工作规范有序,每学期发展团员不少于1个批次,团员发展数量符合要求,初中、高中毕业班团学比例分别控制在50%、85%以下。
2. “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执行严格,团员教育评议制度与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相结合。
3.执行“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的要求,加强团员意识教育。
4.团员日常管理科学规范,团员登记、注册、统计工作有序,团员档案保管严格,团员组织关系流转手续齐备,团费缴纳足额按时,账册规范清楚。
15
附加项目
五
改革
创新
1. 团员发展与管理制度。通过明确标准、规范程序、强化纪律约束等措施,建立了团员发展与管理制度,使团前教育、团员发展、团员意识教育等工作扎实开展,增强团员的团员意识和荣誉感。
2.团队衔接机制。初中要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的组织衔接, 推进以“积分入团”为抓手的团队一体化工作,改进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同步提升团队工作水平,逐步实现团队建设“八个统筹”的目标。
3. 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推动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较成熟的制度。
4.班团一体化。工作成效明显,团支部、班委会职位交叉设置,团支部在班级重大事项、重要活动中作用明显,团组织政治核心地位突出,探索建立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制度。
5.其它推进中学共青团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对保持和增强中学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尤其是提升先进性具有突出效果的创新性工作项目。
10
六
一票否决项
1.团委未独立设置。
2.团委负责人超过半年未配备到位或未明确主持工作的班子副职。
3.团学干部或团学工作在全团或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
4.不能按时完成上级团委布置的工作任务。
上一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普通中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 下一条:关于落实中学共青团改革要求 促进全市中学共青团发展的十条...
版权所有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东台市沿海经济区港城大道1号 联系电话:0515-60600906,0515-85451015 苏ICP备15006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