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舞蹈表演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2020年01月15日 10:27  点击:[]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

舞蹈表演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舞蹈表演(专业代码140900)

专门化方向:中国舞表演、国际标准舞表演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小学应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6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舞蹈表演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胜任舞蹈表演等行业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中国舞表演

专业文艺团体

中国舞舞蹈演员

在2015年3月公布的《已颁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1096个)》中,尚无与本专业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

歌舞表演

舞蹈表演  

本科:舞蹈表演

舞蹈学

舞蹈编导

国际标准舞表演

专业文艺团体

国际标准舞舞蹈演员

高职:

国际标准舞

舞蹈表演

本科:舞蹈表演

舞蹈学

舞蹈编导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

2.具备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

3.具有正确的舞蹈艺术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4.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基本的就业和创业知识。

6.具有初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7.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8.具有初步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掌握舞蹈表演专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舞蹈表演能力。

(2)掌握基本的就业创业能力,具有舞蹈表演产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及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3)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及舞蹈鉴赏能力。

(4)具有一定的舞台实践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中国舞表演方向

具备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和一定的舞蹈技巧能力。

掌握基本的舞蹈毯技知识,具备运用舞蹈毯技的能力。

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具备对音乐的感悟和赏析能力。

掌握各民族民间舞风格,能进行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

能完整表演舞蹈剧目,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初步掌握编舞技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编创能力。

(2)国际标准舞方向

熟练掌握拉丁舞和摩登舞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现代舞技巧能力。

 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具备对音乐的感悟和赏析能力。

具备拉丁舞和摩登舞的基本表演能力。

初步掌握编舞技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编创能力。

3.跨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舞蹈艺术社会辅导与管理能力。

(3)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性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1(入学教育)

1

1

1(军训)

20

18

2(舞蹈基本功展示)

1

1

20

18

2(民间舞/拉丁舞展示)

1

1

20

18

2(中国舞/国标舞剧目展示)

1

1

20

18

2(民间舞/拉丁舞展示)

1

1

20

18

2(中国舞/国标舞剧目展示)

1

1

20

18

2(舞蹈基本功展示)

1

1

20

18

2(中国舞/国标舞剧目展示)

1

1

20

18

2(中国舞/国标舞舞台表演实践)

1

1

20

18

2(中国舞/国标舞舞台表演实践)

1

1

十一

20

18

4(中国舞/国标舞舞台表演实践)

1

1

十二

20

19

18(顶岗实习)

1

1(毕业教育)

总计

240

217

43

11

12


 

七、教学进程安排(见表2)

八、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要求

(一)中国舞表演方向

课程名称(课时)

主要内容

能力要求

基本乐理

(64)

(1)音、音高、音值、音高、和弦;

(2)节奏和节拍;

(3)简谱试唱;

(4)简单的音乐赏析

(1)具有一定的音乐听觉,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2)具有对音乐的感悟和赏析能力;

(3)具有将音乐基础知识融入舞蹈表演的能力

舞蹈艺

术概论

(64)

(1)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

(2)舞蹈的艺术特征;

(3)舞蹈的种类;

(4)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

5舞蹈语言;

(6)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

(1)了解艺术的表现手段;

(2)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及其展示方式的特点;

(3)了解舞蹈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

(4)了解生活舞蹈、艺术舞蹈的概念、种类及其区别;

(6)了解舞蹈反应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6)了解舞蹈动作产生的因素;

(7)理解舞蹈语音的概念含义、层次结构;

(8)掌握中国舞蹈艺术表演的审美要求

艺术赏析

(64)

(1) 艺术的定义,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鉴赏的性质和特征;

(2)音乐艺术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3)戏剧艺术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4)绘画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1)掌握艺术的定义;

(2)了解“艺术”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不平衡性特征;

(3)掌握音乐的基本艺术特征、类型,具有初步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4)掌握戏剧的基本艺术特征、类型,具有初步的戏剧艺术审美能力;

(6)掌握绘画的基本艺术特征、类型,具有初步的绘画艺术审美能力

基本功训练

(中国舞表演)

(1234)

初级阶段:(542学时,一、二年级))

(1)舞蹈基础知识

(2)把杆训练部分

(1)重心及基本能力的训练

(2)基本控制类技术训练

(3)中间训练部分

(1)基本姿态

(2)基本控制类技术训练

(3)初级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跳训练

(4)初级阶段不同类型的中跳训练

(1)掌握基本功训练中的舞蹈动作术语,准确把握动作方向、方位;

(2) 掌握科学训练方法,正确进行软度、力度的练习;

(3) 具有一定的动作协调能力,准确调节身体重心的能力;

(4) 掌握训练中动作的发力方法,具有较好的身体形态;

(6)具有一定的身体控制能力,规范掌握各类基本舞姿

中级阶段:(448学时,三、四年级)

1、 把杆训练部分

(1)重心及基本能力的加强训练;

(2)骨盆在前倾、后倾、侧倾状态下的控制训练;

(3)身体协调能力和肌肉爆发力的训练

2、中间训练部分

(1)复合舞姿的训练;

(2)骨盆在前倾、后倾、侧倾状态下的控制训练;

(3)身体稳定性的训练;

(4)双脚的转训练;

(5)原地转训练;

(6)行进的转训练;

(7)踏步翻身点步翻身串翻身的训练;

(8)中级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跳训练;

(9)中级阶段不同类型的中跳训练;

(10)中级阶段不同类型的大跳训练

(1) 理解舞蹈和音乐的性质、节奏、速度的紧密关系;

(2)具有较好的动作协调性、表现力及节奏感;

(3)规范掌握各类舞姿、跳跃、旋转、翻身类技术的动作要领;

(4)具有完成跳跃、旋转、翻身类技术的基础能力;

(6)具有较好调节身体重心的能力、身体的控制能力、肌肉的爆发力

高级阶段:(244学时,五、六年级)

1、 把杆训练部分

(1)重心及基本能力的巩固提高训练;

(2)多种元素形成的舞姿控制训练;

(3)综合素质能力的训练

2、中间训练部分

(1)行进的转训练;

(2)原地转训练;

(3)大、小舞姿转训练;

(4)空转训练(男);

(5)原地转训练;

(6)行进的转训练;

(7)吸腿翻身训练;

(8)大舞姿翻身训练;

(9)高级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跳训练;

(10)高级阶段不同类型的中跳训练;

(11)高级阶段不同类型的大跳训练;

(12)圆圈蹦子类技术训练

3、综合表演性组合训练

(1)具有舞蹈姿态的美感和形体造型的能力;

(2) 具有较好的肌肉反应能力和运用能力;

(3) 具有较好的跳跃、旋转、翻身类技术的能力;

(4) 具有灵活运用动作技术技巧的能力;

(6) 具有较好的舞蹈表现力以及方向感,音乐和舞蹈的统一感

剧目

(中国舞表演)

(644)

初级阶段:(124学时,二年级)

简单的成品舞蹈剧目

(1)简单队形变换;

(2)简单情绪变化;

(3)简单节奏变化

(1)具有较好的模仿能力;

(2)具有音乐的节奏感;

(3)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4)具有简单成品舞蹈剧目的审美能力;

(6)能运用所学动作表现作品情节的能力;

(6)具有变换队形、相互配合的能力

中级阶段:(248学时,三、四年级)

成品舞蹈教学剧目

(1)具有正确的舞蹈艺术审美;

(2)具有准确理解剧目,分析剧目的能力;

(3)准确塑造剧目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人物情感表现力;

(4)具有完成复杂动作及技巧组合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节奏感、协调性和优美感

高级阶段:(272学时,五、六年级)

(1)经典成品舞蹈剧目;

(2)舞剧片断

(1)具有中国舞剧目的鉴赏能力;

(2)具有一定的舞台综合表演能力;

(3)具备剧目分析能力以及舞蹈演员二度创作的能力

中国民族

民间舞  (616)

初级阶段:(124学时,二年级)

藏族、蒙族、东北秧歌的民族民间舞蹈基本体态、基本动律、舞蹈传统组合

(1)掌握藏族、蒙族、东北秧歌的民族舞蹈基本知识;

(2)熟悉了解藏族、蒙族、东北秧歌民族舞蹈的基本要素;

(3)掌握藏族、蒙族、东北秧歌的民族舞蹈风格;

(4)了解并掌握藏族、蒙族、东北秧歌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

(6)具有运用藏族、蒙族、东北秧歌的舞蹈道具的能力

中级阶段:(248学时,三、四年级)

云南花灯、维吾尔、胶州秧歌、鼓子秧歌的民族民间舞蹈基本体态、基本动律、舞蹈传统组合

(1)掌握云南花灯、维吾尔、胶州秧歌、鼓子秧歌的民族舞蹈基本知识;

(2)熟悉了解云南花灯、维吾尔、胶州秧歌、鼓子秧歌民族舞蹈的基本要素;

(3)掌握云南花灯、维吾尔、胶州秧歌、鼓子秧歌的民族舞蹈风格;

(4)了解并掌握云南花灯、维吾尔、胶州秧歌、鼓子秧歌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

(6)具有运用云南花灯、维吾尔、胶州秧歌、鼓子秧歌的舞蹈道具的能力

高级阶段:(244学时,五、六年级)

花鼓灯、朝鲜、傣族的民族民间舞蹈基本体态、基本动律、舞蹈传统组合

(1)掌握花鼓灯、朝鲜、傣族的民族舞蹈基本知识;

(2)熟悉了解花鼓灯、朝鲜、傣族民族舞蹈的基本要素;

(3)掌握花鼓灯、朝鲜、傣族的民族舞蹈风格;

(4)了解并掌握花鼓灯、朝鲜、傣族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

(6)具有运用花鼓灯、朝鲜、傣族的舞蹈道具的能力

毯技

(288)

初级阶段:(192学时,一、二年级)

(1)软开度训练

(2)基本能力素质训练

(3)技巧训练:

前手翻类动作;

后手翻类动作;

ƒ侧手翻类动作

(1)了解毯技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

(2) 掌握身体各部位的软度、力度的训练方法;

(3) 初步了解人体在跟斗运动中的力学知识;

(4)具有完成初级阶段技巧训练内容的能力

中级阶段:(96学时,三、四年级)

(1)加强基本能力素质训练

(2)技巧训练:

前空翻类动作;

后空翻类动作;

ƒ侧空翻类动作;

④地面软毯类动作

(1)具备跟斗在运行中的控制能力;

(2)熟练掌握各技巧的动作要领;

(3)具有灵活运用跟斗技巧的能力;

(4)基本能够完成中级阶段技巧训练的内容

(二)国际标准舞表演方向

课程名称(课时)

主要内容

能力要求

基本乐理

(64)

(1)音,音高.音值,音高,和旋;

(2)节奏和节拍;

(3)简谱试唱练习;

(4)简单的音乐赏析

(1)具有一定的音乐听觉,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2)具备对音乐的感悟和赏析能力;

(3)具有将音乐基础知识融入舞蹈表演的能力

舞蹈艺

术概论

(64)

(1)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

(2)舞蹈的艺术特征;

(3)舞蹈的种类;

(4)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

(5)舞蹈语言;

(6)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

(1)了解艺术的表现手段;

(2)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及其展示方式的特点;

(3)了解舞蹈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

(4)了解生活舞蹈、艺术舞蹈的概念、种类及其区别;

(5)了解舞蹈反应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6)了解舞蹈动作产生的因素;

(7)理解舞蹈语音的概念含义、层次结构;

(8)掌握舞蹈艺术表演的审美要求

艺术赏析

(64)

(1)艺术的定义,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鉴赏的性质和特征

(2)音乐艺术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3)戏剧艺术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4)绘画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1)掌握艺术的定义;

(2)了解“艺术”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不平衡性特征;

(3)掌握音乐的基本艺术特征、类型,具有初步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4)掌握戏剧的基本艺术特征、类型,具有初步的戏剧艺术审美能力;

(5)掌握绘画的基本艺术特征、类型,具有初步的绘画艺术审美能力

基本功训练

(国际标准舞表演)

(698)

初级阶段:(350学时,一、二年级)

(1)把杆训练部分(重心及基本能力的训练)

(2)中间训练部分

中间舞姿类动作(单一)训练;

中间控制类动作(单一)训练;

ƒ中间跳跃类动作(单一)训练

(1)掌握芭蕾基本功训练中的舞蹈动作术语,准确把握动作方向、方位;

(2) 掌握科学训练方法,正确进行软度、力度的练习;

(3)   具有一定的动作协调能力,准确调节身体重心的能力;

(4)   掌握训练中动作的发力方法,具有较好的身体形态;

(5)基本掌握各类基本舞姿

中级阶段:(256学时,三、四年级)

(1)把杆训练部分(控制能力及稳定性的训练)

(2)中间训练部分

中间舞姿类动作(短句)训练;

中间控制类动作(短句)训练;

ƒ中间跳跃类动作(短句)训练;

④中间旋转类动作(单一)训练

(1) 理解舞蹈和音乐的性质、节奏、速度的紧密关系;

(2) 具有较好调节身体重心的能力、身体的控制能力、肌肉的爆发力;

(3)具有一定的舞姿控制的能力;

(4)具有完成跳跃、旋转类技术的基础能力;

(5) 具有较好的动作协调性、表现力及节奏感

高级阶段:(92学时,五、六年级)

(1)把杆训练部分(综合素质能力训练)

(2)中间训练部分

中间舞姿类动作(组合)训练;

中间控制类动作(组合)训练;

ƒ中间跳跃类动作(组合)训练;

④中间旋转类动作(单一)训练

(1)具有舞蹈姿态的美感和形体造型的能力;

(2)具有较好的跳跃、旋转类技术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动作技巧的能力,完成本阶段舞蹈训练的教学内容;

(4)具有较好的舞蹈表现力以及方向感,音乐和舞蹈的统一感;

(5)具有较好反的肌肉应能力和运用能力

剧目

(国际标准舞表演)

(890

初级阶段:(248学时,二年级)

舞蹈表演短句排练

(1)具有较好的模仿能力;

(2)具有音乐的节奏感;

(3)具有一定的剧目表现力

中级阶段:(400学时,三、四年级)

综合性舞蹈表演组合的排练

(1)具有正确的舞蹈艺术审美;

(2)具有国标舞组合表演的基本能力;

(3)能够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节拍,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力

高级阶段:(242学时,五、六年级)

舞蹈小品或舞蹈剧目片段的排练

(1)具有正确的舞蹈艺术审美;

(2)具有准确理解剧目,分析剧目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的情绪表现力;

(5)具有一定的舞台综合表演的能力

拉丁舞

(380)

初级阶段:(128学时,一、二年级)

(1)伦巴、恰恰各舞种的基本动律训练;

(2)伦巴、恰恰各舞种的短句训练

(1)了解伦巴、恰恰各舞种的基本知识;

(2)能熟练掌握伦巴、恰恰各舞种的基本动律;

(3)能准确把握伦巴、恰恰各舞种的风格

中级阶段:(160学时,三、四年级)

(1)桑巴、牛仔和斗牛舞各舞种的基本动律训练;

(2)桑巴、牛仔和斗牛舞各舞种的短句训练

(1)了解桑巴、牛仔和斗牛舞各舞种的基本知识;

(2)能熟练掌握桑巴、牛仔和斗牛舞各舞种的基本动律;

(3)能准确把握桑巴、牛仔和斗牛舞各舞种的风格;

(4) 具有初步的双人协作能

高级阶段:(92学时,五、六年级)

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各舞种的成套组合动作训练

(1)具有完成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各舞种中技术技巧的能力;

(2)具有完成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各舞种风格组合的能力;

(3)具有不同舞种的艺术表现力;

(4)具有双人协作、合作完成技术技巧的能力

摩登舞

(376)

初级阶段:(128学时,一、二年级)

(1) 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各舞种的基本动律训练;

(2) 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各舞种的短句训练

(1)了解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各舞种的基本知识;

(2)能熟练掌握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各舞种的基本动律;

(3)能准确把握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各舞种的风格

中级阶段:(128学时,三、四年级)

(1) 探戈、狐步和快步舞各舞种的基本动律训练;

(2) 探戈、狐步和快步舞各舞种的短句训练

(1)了解探戈、狐步和快步舞各舞种的基本知识;

(2)能熟练掌握探戈、狐步和快步舞各舞种的基本动律;

(3)能准确把握探戈、狐步和快步舞各舞种的风格;

(4) 具有初步的双人协作能力

高级阶段:(120学时,五、六年级)

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各舞种的成套组合动作训练。

(1)具有完成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各舞种中技术技巧的能力;

(2)具有完成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各舞种风格组合的能力;

(3)具有不同舞种的艺术表现力;

(4)具有双人协作、合作完成技术技巧的能力

现代舞技术

(438)

初级阶段:(128学时,一、二年级)

现代舞技术基本功训练

(1)了解现代舞技术基本知识;

(2)具有初步的现代舞基本技能技巧的能力

中级阶段:(128学时,三、四年级)

现代舞(单一)技术技巧训练

(1)具有完成现代舞单一技术技巧的能力;

(2)具有初步的双人协作能力

高级阶段:(182学时,五、六年级)

现代舞(复合)技术技巧训练

(1)具有双人协作、合作完成技术技巧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现代舞风格、韵律、音乐感和艺术表现力

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不低于5%,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其中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2. 90%以上的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艺术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3. 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一)校内实训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教学功能室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个/架/套)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实验剧场

专业舞台灯光系统

1

数字灯光控制台、≥2000W的常规灯具、LED效果灯

专业舞台音响系统

1

数字音频控制台、≥2000W的功放、扬声器、数字周边

舞台地胶

150m2

≥1.8m×4mm

舞蹈排练厅

立式钢琴

1

118M+及以上

地胶

100m2

≥1.8m×4mm

把杆

3

木质4m×5.5mm

多媒体系统

1

≥3000流明投影仪

音响系统

1

数字音频控制台、≥2000W的功放、扬声器、数字周边

(二)校外实训

主要设施是公共剧院、文艺院团或企事业单位剧场(会堂)、文化广场等,演出舞台设施设备要求同校内实验剧场。

十一、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2. 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

(1)重理实融合:本方案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坚持“围绕舞台培养人才”,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舞台实践能力和演艺职业技能培养。

(2)强艺术素养:本方案强化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养成,注重舞蹈表演与其它艺术门类特点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开设《舞蹈艺术概论》《艺术赏析》等综合理论、鉴赏课程,提高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及舞蹈鉴赏能力。

(3)促终身发展:本方案突出舞蹈表演的专业性,并开足开全公共基础课程,满足学生继续教育及专业发展的需求。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中等职业学校应依据本方案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本方案公共基础课程前三年按义务教育要求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并按照六年制文化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对课时作适当调整。课程教学时应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2)本方案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分别设有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指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限选课是为不同专门化方向或学习目标的学生设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任选课是为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满足学生继续学习需要而设定的课程。任选课课时应不少于总课时的10%。

(3)根据教育部《关于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历史、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等4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教职成司函〔2016〕187号)的文件精神,新增历史课程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时数不低于36个学时。请职业学校在制定本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时,密切关注教育部关于开设历史课程相关文件通知,并及时有效落实,将历史课程由限选课程改为必修课程。

4.开发单位及核心成员。

开发单位:江苏省戏剧学校

核心成员:

朱  琰  (江苏省戏剧学校)

姚  艳  (江苏省戏剧学校)  

孙娟娟  (江苏省戏剧学校)

李侃侃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

任志良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

关  羽  (连云港艺术学校)

袁颖峰  (江苏省演艺集团艺术培训中心)


 

附录:

表1  舞蹈表演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技能

知识领域

能力整合排序

专业文艺团体中国舞舞蹈演员

中国舞

表演

(1)具有较好的中国舞表演基本功

(2)具有较好的舞蹈表现力和音乐感知力

(3)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和中国舞鉴赏能力

(4)具备一定的舞台综合表现能力

基本乐理

舞蹈基本功训练

舞蹈毯技

中国民族民间舞

舞蹈剧目

舞蹈艺术概论

戏剧表演基础

艺术赏析

现代舞基训

化妆基础

1.行业通用能力

(1)掌握舞蹈表演专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舞蹈表演能力

(2)掌握基本的就业创业能力,具有舞蹈表演产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及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3)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及舞蹈鉴赏能力

(4)具有一定的舞台实践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中国舞表演方向

具备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和一定的舞蹈技巧能力

掌握基本的舞蹈毯技知识,具备运用舞蹈毯技的能力

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具备对音乐的感悟和赏析能力

掌握各民族民间舞风格,能进行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

能完整表演舞蹈剧目,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初步掌握编舞技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编创能力

(2)国际标准舞方向

熟练掌握拉丁舞和摩登舞的基本知识

具备一定的现代舞技巧能力

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具备对音乐的感悟和赏析能力

具备拉丁舞和摩登舞的基本表演能力

初步掌握编舞技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编创能力

3.跨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舞蹈艺术社会辅导与管理能力

(3)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础能力

中国舞

编创

(1)具有较好的中国舞表演能力。

(2)具有一定的中国舞编创能力。

(3)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及中国舞鉴赏能力。

(4)具备一定的舞台综合实践能力。

基本乐理

舞蹈基本功训练

舞蹈毯技

中国民族民间舞

舞蹈剧目

舞蹈编导

舞蹈艺术概论

艺术赏析

戏剧表演基础

现代舞基训

专业文艺团体国际标准舞舞蹈演员

国际标准舞表演

(1)具有较好的国际标准舞表演基本功。

(2)具有较好的舞蹈表现力和音乐感知力。

(3)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和国际标准舞鉴赏能力。

(4)具备一定的舞台综合表现能力。

基本乐理

芭蕾舞蹈基本功训练

摩登舞训练

拉丁舞训练

现代舞技巧训练

舞蹈剧目

舞蹈艺术概论

艺术赏析

化妆基础

舞蹈编导

外国代表性舞蹈

国际标准舞

编创

(1)具有较好的国际标准舞表演基本功。

(2)具有国际标准舞剧目的编创能力。

(3)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及国际标准舞鉴赏能力。

(4)具备一定的舞台综合实践能力。

基本乐理

舞蹈基本功训练

登舞训练

拉丁舞训练

现代舞技巧训练

舞蹈剧目

舞蹈艺术概论

艺术赏析

舞蹈编导

外国代表性舞蹈


表2  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初中阶段)

各学期每周学时分配(高中阶段)

总    学  时

总 学 分

学    时

学分

学     时

学分

十一

十二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6

2

16

2

16

2

16

2

16

2

16

2

16

2

16

2

16

2

16

2

14

4

18

公共基础课

1

德育课

必修

思想品德

192

0

192

0

2

2

2

2

2

2

0

0

2

职业生涯规划

32

2

0

0

32

2

2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32

2

0

0

32

2

2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32

2

0

0

32

2

2

5

哲学与人生

32

2

0

0

32

2

2

6

限选

心理健康、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教育等选择1门

28

2

0

0

28

2

2

7

文化课

必修

语文

480

6

384

0

4

4

4

4

4

4

96

6

2

2

2

8

数学

384

8

256

0

4

4

2

2

2

2

128

8

2

2

2

2

9

英语

384

8

256

0

4

4

2

2

2

2

128

8

2

2

2

2

10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

4

0

0

64

4

2

2

11

公共艺术

32

2

0

32

2

2

12

体育与健康

192

0

192

0

2

2

2

2

2

2

0

0

13

限选

历史

172

7

64

0

2

2

108

7

1

2

2

2

14

地理

172

7

64

2

2

108

7

1

2

2

2

15

任选课程

460

20

160

0

6

4

300

20

2

2

2

4

10

合计

2688

72

1568

0

16

0

16

0

16

0

16

0

18

0

16

0

1120

72

12

0

14

0

14

0

16

0

16

0

0

专业技能

16

基础平台课

基本乐理

64

0

64

0

2

2

0

0

17

舞蹈艺术概论

64

4

0

0

64

4

2

2

18

艺术赏析

64

4

0

0

64

4

2

2

小计

192

8

64

2

2

128

8

2

2

2

2

19

专业方向课

中国舞表演方向

基本功    训练

初级阶段

542

0

542

0

8

8

1

8

8

0

0

中级阶段

448

16

192

0

6

6

256

16

8

8

高级阶段

244

16

0

0

244

16

6

4

6

20

剧目

初级阶段

124

0

124

0

2

1

2

1

0

0

中级阶段

248

8

124

0

2

1

2

1

124

8

2

1

2

1

高级阶段

272

18

0

0

272

18

2

1

4

1

4

2

21

中国民族民间舞

初级阶段

124

0

124

0

2

1

2

1

0

0

中级阶段

248

8

124

0

2

1

2

1

124

8

2

1

2

1

高级阶段

244

16

0

0

244

16

4

1

2

1

2

2

22

毯技

初级阶段

192

0

192

0

4

4

2

2

0

0

中级阶段

96

2

64

0

2

2

32

2

2

23

国际标准舞表演方向

基本功训练

初级阶段

350

0

350

0

8

8

1

2

2

0

0

中级阶段

256

8

128

0

4

4

128

8

4

4

高级阶段

92

6

0

0

92

6

2

2

2

24

剧目

初级阶段

248

0

248

0

4

2

4

2

0

0

中级阶段

400

14

184

0

2

2

2

2

216

14

4

2

2

2

高级阶段

242

16

0

0

242

16

2

2

2

1

2

2

25

拉丁舞

初级阶段

128

0

128

0

2

2

2

2

0

0

中级阶段

160

6

64

0

2

2

96

6

2

2

2

高级阶段

92

6

0

0

92

6

2

2

2

26

摩登舞

初级阶段

128

0

128

0

2

2

2

2

0

0

中级阶段

128

4

64

0

2

2

64

4

2

2

高级阶段

120

8

0

0

120

8

2

2

4

27

现代舞    技术

初级阶段

128

0

128

0

4

4

0

0

中级阶段

128

4

64

0

2

2

64

4

2

2

高级阶段

182

12

0

0

182

12

2

2

1

2

2

小计

中国舞表演方向

1096

34

568

0

6

0

6

0

4

1

4

1

4

1

4

1

528

34

6

1

4

1

6

1

4

1

2

2

0

国际标准舞表演方向

1386

48

640

0

6

0

6

0

8

0

8

0

6

0

6

0

746

48

8

0

8

0

10

0

8

1

8

2

0

28

专业任选课

化妆、戏曲表演、戏剧表演、 舞蹈编导、外国代表性舞蹈等   课程中任选

156

10

0

0

2

156

10

2

2

2

2

2

小计

156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156

10

2

0

2

0

2

0

2

0

2

0

0

顶岗实习

540

36

0

0

540

36

18

专业技能课小计

中国舞表演方向

3670

138

1550

0

14

0

14

1

14

2

14

2

12

2

14

2

2120

138

18

2

16

2

16

2

14

2

14

4

18

国际标准舞表演方向

3670

138

1550

0

14

0

14

1

14

2

14

2

12

2

14

2

2120

138

18

2

16

2

16

2

14

2

14

4

18

其它类教育活动

军训

30

0

30

0

1

0

0

专业认知与入学教育

30

0

30

0

1

0

0

毕业教育

30

1

0

0

30

1

1

小计

90

1

6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3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合计

中国舞表演方向

6448

211

3178

0

30

2

30

1

30

2

30

2

30

2

30

2

3270

211

30

2

30

2

30

2

30

2

30

4

19

国际标准舞表演方向

6448

211

3178

0

30

2

30

1

30

2

30

2

30

2

30

2

3270

211

30

2

30

2

30

2

30

2

30

4

19






































注:1.总学时为6448学时。其中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含军训)学时为2258,占比约为35.1%,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知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不含任选课程)学时为3574,占比约为55.8%;任选课程(包括人文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时为616,占比约9.5%左右。总学时中,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比例约为4:6。

       2.总学分211。学分计算办法:第7至第11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计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计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计1.5学分;毕业教育活动1周计1学分。

上一条:关于转发《关于切实提高全市中小学生居家学习与生活服务水平的通知》的函 下一条: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2019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