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2016级专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06月24日 09:42  点击:[]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2016级专业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部  门:   教务处    

负责人:    陆 俊    

审核人:    崔世泰    

制订时间: 2016年8月

目  录

按系部专业,多类别的,按中职、高职、“3+4”中职对接本科的顺序排

1. 烹饪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2. 计算机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3. 建筑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4. 财会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5. 市场营销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6. 汽车专业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7. 美术绘画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8. 服装设计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9. 电子电工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0.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1.机械加工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2.化学工艺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3.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4.民族织绣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烹饪 专业(类别)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代码           )

专门化方向:中餐烹调、中餐面点、营养配餐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现代烹调操作技术和营养膳食组配制作技能,能从事餐饮企业中餐烹调、中餐面点、营养配餐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中餐烹调

中式烹调师

中式面点师

营养配餐员

中式烹调师(四级)

中式面点师(四级)

营养配餐员(四级)

高职:

烹饪工艺与营养

本科:

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餐面点

营养配餐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有条件的可兼得,还可获得厨政管理师、调味品品评师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法律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7.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8.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9.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10.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信息查询和常用文档处理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具有运用食品安全生产知识执行规范操作的能力。

(2)具有烹饪基础刀工、勺功的应用的能力。

(3)具有烹饪原料鉴别及初加工的能力。

(4)具有菜点文化背景和中国饮食文化的讲解能力。

(5)具有菜点、宴席的审美和设计的能力。

(6)具有运用烹调技法保护烹饪原料营养素和营养标签设计、制作的能力。

(7)具有厨房生产成本控制和厨房管理的能力。

(8)具有现代烹饪设施设备操作及简单维护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中餐烹调:具有运用不同烹调技法设计和制作菜肴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制作冷菜品种的能力;具有烹饪原料设计和制作艺术造型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烹饪原材料选择合理刀工处理和烹调技法制作传统名菜的能力。

(2)中餐面点: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中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西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面团选择合理成型手法和成熟技法制作传统名点的能力。

(3)营养配餐:具有运用不同烹调技法保护烹饪原料营养素的能力;具有运用营养学知识设计和制作营养餐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特点配置营养餐和制作营养标签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餐饮企业经营管理和餐饮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文本框: 方向课程,文本框: 选修课程,文本框: 任选,文本框: 必修课程,文本框: 限选,文本框: 公共基础课程,文本框: 选修课程,文本框: 任选,文本框: 专业技能课程,文本框: 必修课程,文本框: 平台课程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1(军训)

1    

1

1(入学教育)

1(烹饪入门实训)

20

18

2(热菜基本功)

1

1

1(勺功、刀工实训)

20

18

2(面点基本功)

1

1

1(面点制作实训)

20

18

1(热菜基本功)

1

1

2(工种考训练)

20

18

2(面点制作实训)

1

1

2(冷菜制作实训)

4(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2(社会实践)

20

20

19(顶岗实习)

/

/

1(毕业教育)

/

/

总计

120

110

42

5

5


 

七、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18

18

18

18

18

20

15

3

15

3

15

3

15

3

8

10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职业生涯规划

30

2

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0

2

2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30

2

2

4

哲学与人生

30

2

2

5

限选

职业健康与安全

32

2

4

6

文化课

必修

语文

240

15

4

4

4

4

7

数学

210

13

4

3

3

4

8

英语

210

13

4

3

3

4

9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0

8

4

4

10

体育与健康

136

9

2

2

2

2

2

11

艺术(美术)

30

2

1

1

12

限选

化学

75

5

3

2

13

生物学

62

4

1

1

3

14

社交与礼仪

60

4

1

4

合  计

1295

83

24

22

18

17

10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烹饪概论

118

7

6

1

16

烹饪基础

172

11

4

2

2

17

烹饪原料知识

148

9

4

4

1

18

食品营养与卫生

146

9

4

1

2

1

19

烹饪营养卫生

148

9

4

4

2

20

烹饪工艺美术

32

2

4

21

食品安全知识

56

4

2

小  计

820

51

6

1

8

3

6

3

8

1

8

4

22

技能方向课程

中餐

烹调

中餐烹调技术

32

2

4

23

冷菜与食品造型技术

48

3

6

24

中餐烹调师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168

12

2

4

25

中餐

面点

中餐面点技术

32

2

4

26

西餐面点技术

48

3

6

27

中式面点师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168

12

2

4

28

营养

配餐

营养烹调技术

32

2

4

29

营养配餐技术

48

3

6

30

营养配餐员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168

12

2

4

小  计

248

16

2

10

4

31

专业任选课程

社会实践活动

56

2

2

32

酒店礼仪

60

4

4

33

食品储藏与保鲜

90

5

6

小  计

206

11

6

4

顶岗实习

570

29

19

合  计

1844

107

6

8

3

12

3

12

3

18

10

19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28

1

1

军训

28

1

1

毕业教育

28

1

1

小  计

84

3

2

1

总  计

3223

193

32

3

32

3

32

3

32

3

39

10

20

注:1.总学时3223。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37%;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53%。其中任意选修课328学时(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占比约10%。

2.总学分193。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计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计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计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计1学分,共5学分。


 

高中计算机 专业(类别)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3+4”按合作的高等院校或申报时的完成)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专业代码:)

专门化方向: 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平面设计、网页开发与管理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基本学制: 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悉专业生产与管理,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广告创意设计师

计算机维护员

计算机网络管理师

平面设计师

计算机组装维修师

高职:

动画设计、网站设计

本科:

软件工程、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库处理技术

平面设计

组装与维修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法律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7.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8.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9.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10.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信息查询和常用文档处理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
(4)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管理。
(5)熟悉个人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结构。

2.职业特定能力:

(1)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

(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

(3)具有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

(4)努力实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一技之长,一专多能,品学兼优”。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文本框: 理论课程,文本框: 选修课程,文本框: 任选,文本框: 必修课程,文本框: 限选,文本框: 公共基础课程,文本框: 选修课程,文本框: 任选,文本框: 专业课程,文本框: 必修课程,文本框: 技能课程


七、教学进程安排(此表为中职,高职和“3+4”另行参照)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5

3

15

3

15

3

15

3

15

3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经济政治与社会

15

1

1

2

哲学与人生

15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5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5

1

1

5

限选

6

文化课

必修

7

语文

480

30

6

6

6

6

5

5

8

数学

544

34

6

6

6

6

6

8

9

英语

416

26

5

5

5

5

5

4

10

计算机应用

30

1.5

1

1

11

体育

75

5

2

2

2

2

1

1

12

限选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586

101

21

21

20

20

18

18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计算机原理

124

12

2

2

2 

16

计算机网络

106

12

2

2

 

17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106

12

3

2

2

 

18

C程序设计

330

36

3

3

3

3

3 

19

电子技术

212

24

4

3

4

4 

20

电工基础

108

8

4

4

 

21

 

 

22

技能方向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196

24

6

2

2

2

2

2 

23

PS

52

12

1

2

2 

24

网页设计

52

20

2

2

2

2 

25

C程序设计

232

24

1

2

2

2

2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小  计

1518

184

13

10

13

19

21

17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32

1

合  计

1550

184

32

32

32

32

39

35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32

1

1

军训

32

1

1

毕业教育

32

1

1

小  计

96

3

总  计

3196

187

32

3

32

3

32

3

32

3

39

3

2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 48%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 52%  。其中任意选修课    学时(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   ),占比约10%以上;

2.总学分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记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4学分。

建筑工程施工 专业(类别)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3+4”按合作的高等院校或申报时的完成)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施工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40100

专门化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达到我校综合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和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

1.施工员

2.安全员

1.施工员

2.安全员

3.制图员

4.工程测量员(四级)

5.测量放线工(中级)

6.钢筋工(中级)

7.砌筑工(中级)

高职: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2.基础工程技术专业

本科:

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质量与材料检测

1.质量(检)员

2.材料员

1.质量(检)员

2.材料员

3.材料试验员

4.取样员

5.工程测量员(四级)

6.测量放线工(中级)

7.钢筋工(中级)

8. 砌筑工(中级)

工程监理

1.监理员

1.监理员

2.见证员

3.制图员

4.工程测量员(四级)

5.测量放线工(中级)

6.钢筋工(中级)

7.砌筑工(中级)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二)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1)能应用土木工程力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和土木工程中的简单力学问题。

(2)能熟练运用建筑构造知识和计算机辅助技术,正确识读与绘制多层民用建筑的建筑施工图,会整理或输出绘图文件。

(3)会应用常用建筑与装饰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和质量标准等知识,履行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和保管职责。

(4)能运用常用构造知识熟练识读与绘制多层民用建筑砌体结构施工图、多层多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图、钢结构连接节点详图和装饰施工图。

(5)会应用施工工艺与操作方法、质量标准、施工机具使用要求,协助编制施工方案,协助管理现场施工操作,协助控制与验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

(6)能操作建筑测量仪器进行高程测定与引测、建筑物轴线定位、标高测设与控制,初步具备建筑(构筑)物变形观测和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的监测与保护能力。

(7)会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会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单位工程造价;初步具有计算工程量清单分项工程量的能力;会运用造价软件计算工程费用。

(8)会协助编写施工日志、施工记录等相关施工资料,能参与汇总、整理和归档、移交施工阶段的相关资料,能协助编制建筑工程竣工图。

2.职业特定能力:

(1)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方向:会操作钢筋混凝土常用构件的钢筋翻样;会操作钢筋混凝土构件常用配筋的加工与绑扎;初步具备协助现场检查与验收钢筋工程的能力;会砌筑常用砌体或操作一般抹灰;能参与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能协助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能参与安全事故的救援处理和一般安全事故的调查。

(2)工程质量与材料检测方向:能判断进场材料的符合性;会检测常用建筑材料及节能材料的技术性能;能执行见证取样复验项目的取样和送检,会评价常用材料质量;能使用常用现场检测设备执行现场检测;能判断施工试验结果;会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点,执行工序质量控制措施;会检查工序质量,执行关键、特殊工序的旁站检查;会执行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和评定,能协助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和评定;能执行质量检查记录,能协助编制、收集、汇总整理、移交质量管理资料。

(3)工程监理方向:能现场协助执行工程质量检测、验收与复验;能协助执行建筑物的测定、测设和变形观测等复验;能承担旁站工作职责,记录施工监理日志或安全施工监理日志;能协助收集监理月报和评估报告的编制数据,核对竣工结算工程量,参与执行竣工验收;会建立监理资料归档案卷,能协助整理会议记录,提供监理月报和工作总结报告的有关数据;能协助收集、汇总整理工程竣工监理工作归档资料。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

(2)具有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3)具有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

(4)具有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5)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6)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7)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

  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文化基础课程: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艺术

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

建筑制图  建筑材料  建筑测量 (理论) 建筑构造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力学  建筑结构  钢筋技术  建筑测量(实践)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周数

机动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军训和入学教育)

1

1

建筑制图 建筑力学 建筑材料

20

18

建筑制图 建筑力学 建筑测量

1

1

20

18

建筑力学    建筑构造  

建筑施工技术

1

1

20

18

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  

1

1

20

18

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测量(实践)、钢筋技术

1

1

20

18

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测量(实践)、钢筋技术

1

1

总计

120

108

6

6


 

七、教学进程安排(此表为中职,高职和“3+4”另行参照)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5

3

15

3

15

3

15

3

15

4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经济政治与社会

15

1

1

2

哲学与人生

15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5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5

1

1

5

限选

6

文化课

必修

7

语文

480

30

6

6

6

6

5

5

8

数学

544

34

6

6

6

6

6

8

9

英语

416

26

5

5

5

5

5

4

10

计算机应用

30

1.5

1

1

11

体育

75

5

2

2

2

2

1

1

12

限选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586

101

21

21

20

20

18

18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建筑制图

320

20

4

4

4

4

 4

16

建筑力学

325

21

5

5

4

4

5

 5

17

建筑材料

30

2

2

 

18

建筑测量(理论)

30

2

2

 

19

建筑构造

60

4

4

 

20

建筑施工技术

100

6

2

2

2 

21

建筑结构

165

11

4

3

3 

 

22

技能方向课程

建筑测量(实践)

140

70

4

4

23

钢筋技术

140

70

4

4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小  计

1657

103

11

11

10

12

22

18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32

1

合  计

1689

70

32

32

32

32

40

40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32

1

1

军训

32

1

1

毕业教育

32

1

1

小  计

96

3

总  计

3371

204

32

3

32

3

32

3

32

3

39

4

2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48%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 52%  。其中任意选修课    学时(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   ),占比约10%以上;

2.总学分 204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记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4学分。

财会 专业(类别)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3+4”按合作的高等院校或申报时的完成)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财会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120100

专门化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达到我校综合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

基本学制: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和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企业会计岗位

会计员

收银员

统计员

审计员

会计从业资格证

统计从业资格证

收银员职业资格证

高职:

会计

会计电算化

会计与审计

财务管理

本科:

会计学

审计学

财务管理

非营利组织会计

金融会计

会计员

银行储蓄员

会计从业资格证

银行从业资格证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 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 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4. 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5. 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熟悉法律、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6. 能理解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社会活动需要的科学文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所必备的文化知识、政治理论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并具备较高的语言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 认知会计、财务、理财等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中小企业会计岗位所需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基本知识。

8. 掌握中小企业工作所需的专业计算技能、统计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及财会软件运用知识。

9. 认知我国财经法律等基础知识。

  10. 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具备流畅的口头表达;会撰写常见财经应用文和一般信函;会进行财经情报资料检索;能阅读理解财经制度文件等。

2)会手工及机器点钞、真假币鉴别,会使用点钞机、验钞机、POS机;具有会计数字的书写、珠算加减法的基本技能。

3)会进行原始凭证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审核、日记账的登记、审核、银行对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填制。  

4)能正确使用保险柜,会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把握“现金收讫”、“现金付讫”和“营业专用印章”的使用和认证,现金支票及转账支票的领用、管理及签发,一式多联票据的书写,账簿的启用及结转会计凭证的装订。

5)能够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申购、识别。

   2.职业特定能力:

1)能根据我国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并能熟练地对中小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进行会计业务处理;能对中小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准确地进行会计计量和确认。

2)能把握国家、企业职工薪酬的政策和薪酬的构成内容及发放标准,能准确编制结转职工薪酬计算表,熟悉薪酬发放的业务程序。

3)能根据销售客户档案建立客户财务信息档案,根据应收账款的明细账户余额,定期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核对表,并将该表函寄客户或上门拜访进行核对。

4)能按程序进行材料收发业务操作,填制材料收发凭证,登记材料总分类账和明细账。

5)能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会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的会计业务处理。

6)能进行单位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会登记各类明细账。

7)会对各类税收进行计算。

8)能编制小中企业的会计报表;能正确解读和分析常用财务信息。

   9)能依据各项费用原始凭证进行会计处理,登记成本明细账,编制成本计算表。

10)能根据物资类别、型号、规格实行分库管理,严格执行物资的收发制度,库存物资做到账、卡、物、资金四相符,做好库存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达到规定标准。

11)具有会计不同岗位轮岗工作的综合能力。

12)具有能适应会计相关岗位的收银、仓库保管、物流管理、经济信息收集、财经文秘、统计、工商管理等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

13)能适应中小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岗位能力。

   3. 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

  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文化基础课程: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艺术

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

基础会计 企业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  经济法  珠算  会计电算化 会计实务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周数

机动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1(军训和入学教育)

1

1

1  珠算 凭证填制账簿登记

20

18

1  珠算 手工帐

1

1

20

18

1会计应用技术项目实训

1

1

20

18

1会计岗位项目实训

1

1

20

18

1 复习综合实训

2

1

20

20

7(顶岗实习)

1

1

1(毕业教育)

2(社会实践)

总计

120

110

16

7

6


 

七、教学进程安排(此表为中职,高职和“3+4”另行参照)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5

3

15

3

15

3

15

3

15

4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经济政治与社会

15

1

1

2

哲学与人生

15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5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5

1

1

5

限选

6

文化课

必修

7

语文

480

30

6

6

6

6

5

5

8

数学

544

34

6

6

6

6

6

8

9

英语

416

26

5

5

5

5

5

4

10

计算机应用

30

1.5

1

1

11

体育

75

5

2

2

2

2

1

1

12

限选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586

101

21

21

20

20

18

18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基础会计

291

18

8

1

4

2

3

 3

16

企业财务会计

339

21

5

1

5

1

5

 5

17

成本会计

80

5

2

2

2 

18

财务管理

80

5

2

2

2 

19

经济法

90

6

4

2

2 

20

 

21

 

 

22

技能方向课程

珠算

192

12

3

3

1

1

1

2

2 

23

会计电算化

263

16

2

1

2

1

3

2

 3

24

会计实务

322

20

3

1

3

1

4

2

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小  计

1657

103

11

11

12

12

22

22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32

1

合  计

1689

70

32

32

32

32

40

40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32

1

1

军训

32

1

1

毕业教育

32

1

1

小  计

96

3

总  计

3371

204

32

3

32

3

32

3

32

3

39

4

2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48%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 52%  。其中任意选修课   学时(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   ),占比约10%以上;

2.总学分 204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记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4学分。

市场营销专业(类别)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3+4”按合作的高等院校或申报时的完成)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市场营销   (专业代码 121000)

专门化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达到我校综合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市场营销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和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业及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传统营销

推销员

收银员

营销从业资格证

电商从业资格证

物流从业资格证

高职:

电子商务

市场开发与营销

产品推广与策划

现代物流

 本科: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物流管理

网络营销

营销与分销

电商

微商

营业员

物流员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和创业、创新精神;

2. 具有较为全面的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知识和较为宽泛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适应今后职业岗位的发展;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能适应环境的良好心态;

5.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规范书写经济应用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和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通用能力证书;

6. 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经济与管理基本原理和会计基础知识及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方法开展市场调研活动;能运用商务谈判方法和技巧开展营销业务洽谈活动。

(二)职业能力

1. 行业通用能力:

(1)市场分析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具备阅读和处理市场调查数据并撰写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的能力;具有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

(2)销售与管理能力:能运用商品学知识进行商品鉴别,具有商品陈列与商品包、扎、秤、算、量的能力;具有从事产品推广、销售及向目标顾客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商务洽谈能力;

(3)客户服务能力:具有正确处理客户关系,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和赢得客户的能力;具有组织管理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公关协调能力;

(4)营销推广与策划能力:能根据企业营销目标开展产品推广活动;具备从事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

2. 职业特定能力:

(1)网络营销:具有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和建设的管理能力;具有电子商务项目的评价能力;具有电子商务系统运作管理能力;具有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管理能力;具有网络营销项目的策划、实施和管理能力;具有运用电子商务系统处理合同交易结算等商务事务的能力;具有专业中文文书写作能力和一般性英语业务资料的处理能力;具有市场营销项目的策划、实施的能力;具有产品销售与公共关系处理的能力。

   (2)营销与分销:对于现代综合物流的新的理念和运作模式有突破传统的认识,由此能进一步发展对物流的认识,提出新的物流运作的模式;对于物流的各个环节的业务具有同等的认知,未来从事物流业的人才往往现在从事的是物流业中的某一个环节的业务,例如航运、仓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货物包装、信息管理等等,但是,一个物流业务人员应该将其知识延伸到物流的其它领域,逐步建立其物流系统的概念,能统筹考虑整个物流运作的安排;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能在业务中对物流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出需求;对于物流各个环节的物流实现的有关技术有一定的知识,能够合理使用和调配这些设施和设备。

3. 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3)具有企业管理及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表

1.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

  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文化基础课程: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艺术

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

   基础会计 市场营销基础 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经济法  营销推广活动策划书  广告文案 商务情景评判

2.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周数

机动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1(军训和入学教育)

1

1

1 商务礼仪实训

20

18

1 营销推广活动策划

1

1

20

18

1商务情景评判实训

1

1

20

18

1广告文案实训

1

1

20

18

1 复习综合实训

2

1

20

20

7(顶岗实习)

1

1

1(毕业教育)

2(社会实践)

总计

120

110

16

7

6


 

七、教学进程安排(此表为中职,高职和“3+4”另行参照)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5

3

15

3

15

3

15

3

15

4

20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经济政治与社会

15

1

1

2

哲学与人生

15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5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5

1

1

5

限选

6

文化课

必修

7

语文

480

30

6

6

6

6

5

5

8

数学

544

34

6

6

6

6

6

8

9

英语

416

26

5

5

5

5

5

4

10

计算机应用

30

1.5

1

1

11

体育

75

5

2

2

2

2

1

1

12

限选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586

101

21

21

20

20

18

18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基础会计

210

16

3

2

3

1

3

3

 3

16

市场营销基础

305

21

5

1

5

1

5

 5

17

国际贸易

155

6

4

2

2

2 

18

电子商务

130

6

4

2

2 

19

经济法

80

6

3

2

2 

20

 

21

 

 

22

技能方向课程

广告文案

192

12

3

3

1

1

1

2

2 

23

商务情景评判

263

16

2

1

2

1

3

2

 3

24

商品推广活动策划书

322

20

3

1

3

1

4

2

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小  计

1657

103

11

11

12

12

22

22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32

1

合  计

1689

70

32

32

32

32

40

40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32

1

1

军训

32

1

1

毕业教育

32

1

1

小  计

96

3

总  计

3371

204

32

3

32

3

32

3

32

3

39

4

2

八、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名称

(分值)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市场营销

(120分)

1、认识市场、感知营销;

2分析市场环境、探寻市场影响因素;

3、进行消费者需求分析,研究消费者行为;

4、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确立,开展市场定位;

5、分析营销组合策略;

6、介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及其运用。

1、掌握营销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营销活动基本流程及策略运用;

3、会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4、能运用目标市场策略;

5、会综合运用营销组合策略;6、会运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等营销知识与技能。

基础会计(90分)

1、掌握会计要素和账户及结构;

2、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

3、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薄。

4、成本计算、财产清查

5、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

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国际贸易

(30分)

1、国际贸易概论;

2、商品进口的限制措施;

3、出口鼓励和管制措施;

4、进出口交易磋商的各项条款;

5、进出口履行程序。

1、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的基础知识;

2、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限制和奖励措施方法;

3、具备贸易磋商和履行的应用能力;

电子商务

(30分)

1、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

2、电商的安全要素和技术;

3、电商的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

1、掌握电子商务的所学知识;

2、能网上申请账户,能够网上销售;

3、针对不同商品的销售,具有一定的随机处理能力。

经济法

(30分)

1、产品质量法;

2、反不正当竞争法;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掌握所学经济法种类的主要内容;

2、学以致用的能力;

3、对案例进行评判和分析。

专业技能

(300分)

1、广告活动的策划;

2、广告文案的写作;

3、商务情境评判。

1、具有对广告活动及创意的鉴赏、策划和写作能力;

2、具有简单广告文案写作的能力;

3、具有商务情境中的礼仪评判能力。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48%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52% 。其中任意选修课   学时(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   ),占比约10%以上;

2.总学分 204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记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4学分。

汽车 专业(类别)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3+4按合作的高等院校或申报时的完成)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汽修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门化方向: 汽车运用与维修   汽车营销  汽车设计与制造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达到我校综合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

基本学制:3年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和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汽车机电维修

汽车销售

汽车设计与装配

汽车维修高级工

汽车营销师

汽车工程师

高职:

汽车运用与维修

本科:

汽车设计与制造

汽车营销

汽车设计与制造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 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 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4. 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5. 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熟悉法律、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6. 能理解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社会活动需要的科学文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所必备的文化知识、政治理论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并具备较高的语言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 认知汽车结构等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汽车维修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工作流程。

8. 认知我国财经法律等基础知识。

  10. 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遵纪守法的相关能力;

9)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会话交流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具有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能力。

②具有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仪表、诊断设备及维修辅助设备的能力。

③具有正确识别、选用汽车常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运行材料的能力,熟悉常用材料的使用性能。

④具有辨别主流汽车类型、品牌、级别、车辆使用信息的能力。

⑤具有利用汽车专用万用表进行电路故障常规检测的能力。

具有规范进行发动机总成的拆装作业的能力。

具有汽车底盘系统各总成的拆装作业的能力。

具有看懂汽车维修手册、汽车检测仪器上的英语资料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汽车机电维修:具有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各项使用性能检测的能力;具有车辆故障检查和判断的能力;具有对汽车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汽车电器维修:具有对车身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具有汽车空调维护的能力,并能对汽车空调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具有对汽车总线系统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的能力。

汽车营销:具有汽车品牌及型号熟悉及认识能力;具有一定的汽车结构与系统功能知识储备。具有良好语言表达及与人的沟通能力;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1、汽车构造

2、汽车机械基础

3、汽车电器设备

4、机械制图

5、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6、汽车故障诊断与性能检测

7、汽车维修

理论课程

必修课程

专业课程

1、发动机气缸测量与分析;2、发动机曲轴测量与分析;3、发电机拆检;4、起动机拆检;5、发动机故障排除;6、汽车尾气测量与分析

技能课程

任选

《汽车营销学》、《汽车设计与制造》

选修课程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1(军训)

1    

1

1(入学教育)

1(汽车入门实训)

20

18

2(发动机拆装基本功)

1

1

1(工具实训)

20

18

2(量具使用基本功)

1

1

1(气缸、曲轴测量实训)

20

18

1(电器设备工具使用)

1

1

2(工种考训练)

20

18

2(发电机拆检实训)

1

1

2(起动机拆检实训)

4(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2(社会实践)

20

20

19(综合对口单招实习)

/

/

1(毕业教育)

/

/

总计

120

110

42

5

5

七、教学进程安排(此表为中职,高职和3+4另行参照)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5

3周

15

3周

15

3周

15

3周

14

4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经济政治与社会

15

1

1

2

哲学与人生

15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5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5

1

1

5

限选

6

文化课

必修

7

语文

480

30

6

6

6

6

5

5

8

数学

544

34

6

6

6

6

6

8

9

英语

416

26

5

5

5

5

5

4

10

计算机应用

30

1.5

1

1

11

体育

75

5

2

2

2

2

1

1

12

限选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586

101

21

21

20

20

17

18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汽车维修

124

7

4

2 

16

汽车故障诊断

106

6

3

2 

17

汽车电工电子

106

6

3

4

 

18

汽车构造

330

18

3

3

3

5 

19

汽车电器设备

212

12

4

4

4

5 

20

汽车机械基础

108

8

4

4

 

21

汽车机械制图

72

3

4

3

 

 

22

技能方向课程

发动机拆装检测

180

10

5

5

23

发电机拆检

72

4

4

24

起动机拆检

72

4

4

25

发动机故障分析与排除

80

5

4

26

汽车尾气分析

60

4

 3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小  计

1532

87

11

10

13

19

22

21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合  计

1532

87

32

32

32

32

39

39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32

1

1周

军训

32

1

1周

毕业教育

32

1

1周

小  计

96

3

总  计

3196

194

32

2周

31

3周

33

3周

37

3周

39

3周

2周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 48%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 52%  。其中任意选修课    学时(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   ),占比约10%以上;

2.总学分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记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4学分。

美术绘画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美术绘画(专业代码142100)

专门化方向:中国画、油画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美术绘画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中国画和油画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中国画

中国画艺术助理、装饰美工、社会文化指导

装饰美工

高  职:

艺术设计

本  科:

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动画

油  画

油画艺术助理、装饰美工、社会文化指导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2.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协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文明行为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3.具备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文艺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拓展所需知识。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自觉锻炼身体,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5.具有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6.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基本的就业和创业知识。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基本的汉语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初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3)继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美术绘画和应用作品的分析和审美鉴赏能力。

(5)熟悉相关美术绘画产品生产技术与制作流程。

(6)初步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求职和创业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中国画:了解古今中国画名作资料,熟悉不同时期国画的风格;能够基本掌               握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具有独立完成中国画成品的基本技能。

(2)油画: 了解中西油画名作资料,熟悉不同时期油画的风格;能够基本掌握油画的绘画技巧,具有独立完成油画成品的基本技能。

(3)初步的美术绘画专业辅导、社会文化指导及其它专业拓展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

   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文化基础课程: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艺术

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

       素描、色彩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性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6

1(入学教育)

2

2

1(军训)

1(艺术实践)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一)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二)

2

2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三)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四)

2

2

9

7

1项目化实践(五)

1

    1

总计

109

89

11

8


 

七、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3

3

14

3

11

5

12

5

11

5

5

2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1

1

1

1

经济政治与社会

16

1

1

2

哲学与人生

17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6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7

1

1

5

6

文化课

30

30

26

4

7

7

语文

534

30

6

6

6

6

6

6

8

数学

534

30

6

6

6

6

6

6

9

英语

445

26

5

5

5

5

5

5

10

计算机应用

66

2

2

2

11

体育

112

5

2

2

2

2

1

1

12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757

101

22

22

20

20

20

20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图案

198

12

6

6

16

素描

649

38

5

5

7

7

11

11

17

色彩

484

29

7

7

11

11

18

19

20

2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小  计

1331

79

11

11

14

14

22

22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合  计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军训

毕业教育

小  计

总  计

3088

180

33

33

34

34

42

42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57%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43% 。

2.总学分180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


 

服装设计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070900)

专业化方向:服装CAD技术应用、服装定制技术、服装跟单与质量管理、服装生产管理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组织工艺生产、熟练操作服装软件、按图出样、推板制板和一定的信息沟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能从事服装定制、服装生产、服装管理、服装跟单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服装CAD技术应用

服装CAD制板工

电脑款式设计助理

服装制板师(中级)

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

服装生产跟单员

服装制作工(中级)

高职:

1.服装设计

2.服装工艺技术

3.服装制板与工艺

本科:

1.服装工程

2.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定制技术

服装制板工

服装样衣工

服装缝纫工

服装跟单与质量管理

服装跟单员

服装制品检验工

服装生产管理

生产基层管理

服装裁剪工

服装缝纫工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备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生活态度;

3.具备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4.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5.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6.具有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范的意识品质;

7.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8.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

9.具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10.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识读款式图能力:具有识读各类款式图的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款式图的能力;具有依据款式图明晰服装结构及局部工艺方法的处理能力。

(2)服装制作能力(中级):具有缝制服装各部件的能力;具有完成整件服装缝制的能力;具有对一定难度工艺技巧的解决能力;具有服装局部缝制过程中的熨烫能力;具有服装成品的整理和整烫能力。

(3)服装制板能力(中级):具有对人体尺寸测量和把握能力;具有中等难度服装结构制板的能力;具有正确的服装结构处理能力。

(4) 服装材料识别能力:具有对服装面料特性的认识能力;具有对面料缩水率的控制能力;

具有对面料疵点的处理和判断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 服装CAD软件的操作能力:具有运用服装CAD软件的制板能力;具有运用服装CAD放码、排版的能力;具有运用服装CAD出图和读板的能力;具有运用服装CAD软件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能力。

(2) 服装款式设计能力:具有运用CorelDraw软件设计服装款式的能力;具有运用Corel-

Draw软件进行款式色彩设计的能力;具有运用CorelDraw软件进行款式局部变化拓展的能力;具有运用CorelDraw软件绘制工艺单局部缝制要求和细节的能力。

(3)特体纸样修正能力:具有对特殊体型的量体能力;具有对特殊体型服装的制板能力;具有特殊体型样板的修正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服装营销能力。

(2)具有服装品牌策划能力。

(3) 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

   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文化基础课程: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艺术

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

       服装制图、服装设计、时装画、服装缝制工艺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性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6

1(入学教育)

2

2

1(军训)

1(艺术实践)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一)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二)

2

2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三)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四)

2

2

9

7

1项目化实践(五)

1

    1

总计

109

89

11

8


 

七、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3

3

14

3

11

5

12

5

11

5

5

2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1

1

1

1

经济政治与社会

16

1

1

2

哲学与人生

17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6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7

1

1

5

6

文化课

30

30

26

4

7

7

语文

534

30

6

6

6

6

6

6

8

数学

534

30

6

6

6

6

6

6

9

英语

445

26

5

5

5

5

5

5

10

计算机应用

66

2

2

2

11

体育

112

5

2

2

2

2

1

1

12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757

101

22

22

20

20

20

20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服装制图

323

19

4

4

3

3

4

4

16

服装设计

191

11

3

3

4

4

17

18

19

20

21

22

技能方向课程

时装画

336

20

3

3

3

3

6

6

23

服装缝制工艺

481

28

4

4

5

5

8

8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9

小  计

1331

78

4

7

4

7

6

8

6

8

8

14

8

14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合  计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军训

毕业教育

小  计

总  计

3088

179

26

7

26

7

26

8

26

8

28

14

28

14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57%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43% 。

2.总学分179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


 

电子电工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91300)

专门化方向: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验,数字视听设备的应用、维修,光伏系统安装、维护,电子产品的营销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电子设备装接工

无线电调试工

电子设备装接工(四级)

无线电调试工(四级)

SMT操作工(四级)

高职:

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电子声像技术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产品加工技术

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

音响调音员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四级)

音响调音员(四级)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健康的身体,能适应职业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具有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耐受力和耐挫力,能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竞争需要。

3.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进取精神、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5.具备一定的继续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电子仪器仪表。

(2)能识别与检测常见电子元器件,并能合理选用。

(3)具备常见电工电路与典型电子线路的识图能力。

(4)会用常用软件绘制电路图、完成电路仿真实验。

(5)会安装常见电工电路,排除电路简单故障,并能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6)具备典型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方向:具备识读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操作SMT设备,并能对设备进行常规维护的能力;具备对电子整机进行装配、调试与检验的能力。

(2)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方向:具备识读数字视听设备的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安装并调试数字音频和视频播放设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音响调音技巧,具备检修常用数字音频和视频播放设备的典型故障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

   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文化基础课程: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艺术

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

   电子线路、电工基础、电工测量仪表、电子测量、电机和拖动

(二)教学时间分配

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考试

1

13

3

2

2

20

2

14

3

2

1

20

3

11

5

2

2

20

4

12

5

2

1

20

5

11

5

2

2

20

6

5

2

1

0

8

总计

66

23

11

8

108


 

七、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3

3

14

3

11

5

12

5

11

5

5

2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经济政治与社会

16

1

1

2

哲学与人生

17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6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7

1

1

5

限选

6

文化课

必修

7

语文

534

30

6

6

6

6

6

6

8

数学

534

30

6

6

6

6

6

6

9

英语

445

26

5

5

5

5

5

5

10

计算机应用

66

4

2

2

11

体育

112

7

2

2

2

2

1

1

12

限选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757

101

22

22

20

20

20

20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电工基础

405

24

5

5

5

4

4

4

16

电子线路

323

19

3

3

4

4

4

4

17

电工仪表

78

5

2

2

2

18

电子仪表

80

5

2

2

2

19

电力拖动

63

4

1

2

2

20

21

22

技能方向课程

电子技训

191

11

3

3

4

4

23

电工技训

191

11

3

3

4

4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小  计

1331

83

8

3

8

3

11

3

11

3

14

8

14

8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合  计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军训

毕业教育

小  计

总  计

3088

184

30

3

30

3

31

3

31

3

31

4

31

4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57%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43% 。

2.总学分184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1300)

专门化方向: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维修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自动化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机修钳工

维修电工

装配钳工

工具钳工

机修钳工(四级)

维修电工(四级)

装配钳工(四级)

工具钳工(四级)

高职: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电产品维修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学生个人发展或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8.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和电气图样的能力。

(2)工量具及仪表选用能力:具有常用机械加工工具、量具、刀具选用的能力;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表选用的能力。

(3)材料及元器件选用能力:具有常用金属材料的选用能力;具有识别和选用导线、低压电器、传感器及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的能力;具有选用常用液压和气动元件的能力。

(4)机电设备的使用能力:具有识读常用机电设备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5)机电产品的制作能力:具有识读各种工艺卡片的能力;具有手工制作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初级);具有运用常用机电设备制作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具有制作简单电子产品的能力;具备PLC程序编制的基础能力;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机械装调的基础能力(初级);具有常用电气控制线路装调的基础能力(初级);具有常用液压、气动系统装调的基础能力;具有机电产品制作质量控制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具有编制和实施机电设备机械或电气安装工艺的能力(中级);具有典型机电设备整机调试的能力(中级);具有机电设备机械修复或电气故障排除的能力(中级);具有运用PLC及变频技术对机电设备实施电气控制改造的基础能力。

(2)机电产品维修:具有编制和实施机电产品机械或电气安装工艺的能力;具有典型机电产品整机调试的能力(中级);具有典型机电产品机械或电气故障诊断及检测的能力(中级);具有机电产品机械修复或电气故障排除的能力(中级)。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

   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文化基础课程: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艺术

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子线路、电工基础、车工技能、钳工技能、电工技能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性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6

1(入学教育)

2

2

1(军训)

1(艺术实践)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一)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二)

2

2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三)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四)

2

2

9

7

1项目化实践(五)

1

    1

总计

109

89

11

8


 

七、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3

3

14

3

11

5

12

5

11

5

5

2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1

1

1

1

经济政治与社会

16

1

1

2

哲学与人生

17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6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7

1

1

5

6

文化课

30

30

26

4

7

7

语文

534

30

6

6

6

6

6

6

8

数学

534

30

6

6

6

6

6

6

9

英语

445

26

5

5

5

5

5

5

10

计算机应用

66

2

2

2

11

体育

112

5

2

2

2

2

1

1

12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757

101

22

22

20

20

20

20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机械制图

259

15

6

3

2

2

2

2

16

电工基础

339

20

5

4

3

3

4

4

17

机械基础

315

19

4

4

4

5

5

18

电子线路

135

8

2

2

3

3

19

20

21

22

技能方向课程

车工

191

11

3

3

4

4

23

钳工

191

11

3

3

4

4

24

电工

191

11

3

3

4

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9

小  计

1331

84

11

11

11

9

11

9

14

16

14

16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合  计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军训

毕业教育

小  计

总  计

3088

185

33

33

31

9

31

9

34

16

34

16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57%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43% 。

2.总学分185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


 

机械加工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代码051200)

专门化方向:车削加工、铣削加工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或普通铣床、数控铣床加工和计算机绘图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车削加工

车工

数控车工

车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数控车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职: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机械制造生产管理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铣削加工

铣工

数控铣工

铣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数控铣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8.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零件图、简单装配图、简单电气图的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绘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及简单装配图的能力。

(2)手动加工能力:具有手工制作和加工零件的能力(初级)。

(3)车床操作和加工能力(初级):具有编制和实施普通车床、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能力;具有正确选择刀具、夹具、量具的能力;具有刃磨常用刀具的能力;具有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操作和加工的能力;具有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4)铣床操作和加工能力(初级):具有编制和实施普通铣床、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的能力;具有正确选择刀具、夹具、量具的能力;具有手工编制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的能力;具有普通铣床、数控铣床操作和加工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1)车床操作和加工能力(中级):熟练掌握车削加工技术与方法;熟悉零件的加工工艺,能分析、解决机械加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具有加工工艺实施、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2)铣床操作和加工能力(中级):熟练掌握铣削加工技术与方法;熟悉零件的加工工艺,能分析、解决机械加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具有加工工艺实施、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3.跨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

   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文化基础课程: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艺术

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金属工艺、电工基础、制造工艺、车工技能、钳工技能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性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6

1(入学教育)

2

2

1(军训)

1(艺术实践)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一)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二)

2

2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三)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四)

2

2

9

7

1项目化实践(五)

1

    1

总计

109

89

11

8


 

七、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3

3

14

3

11

5

12

5

11

5

5

2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1

1

1

1

经济政治与社会

16

1

1

2

哲学与人生

17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6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7

1

1

5

6

文化课

30

30

26

4

7

7

语文

534

30

6

6

6

6

6

6

8

数学

534

30

6

6

6

6

6

6

9

英语

445

26

5

5

5

5

5

5

10

计算机应用

66

2

2

2

11

体育

112

5

2

2

2

2

1

1

12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757

101

22

22

20

20

20

20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机械制图

355

21

6

4

3

3

4

4

16

电工基础

210

12

5

3

1

1

2

2

17

机械基础

315

19

4

4

4

5

5

18

制造工艺

112

7

2

2

2

2

19

金属工艺

56

3

1

1

1

1

20

21

22

技能方向课程

车工

283

17

3

3

8

8

23

钳工

283

17

3

3

8

8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小  计

1331

79

11

11

11

6

11

6

14

16

14

16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合  计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军训

毕业教育

小  计

总  计

3088

180

33

33

31

6

31

6

34

16

34

16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57%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43% 。

2.总学分180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


 

化学工艺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化学工艺(专业代码:060100)

专门化方向:基本有机化工、无机化工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化学工艺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化工设备保养与维护等职业岗位群工作,具有较好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基本有机化工

有机合成工

化工总控工

化工工艺试验工

有机合成工中级(四级)

化工总控工中级(四级)

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四级)

高职:

1.应用化工技术

2.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3.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4.化学制药技术。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无机化工

无机化学反应工

化工总控工

化工工艺试验工

无机化学反应工中级(四级)

化工总控工中级(四级)

化工工艺试验工中级(四级)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学生个人发展或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2.具有良好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获取一定信息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5.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

6.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7.具有正确的就业创业意识以及一定的创业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行业通用能力:

(1).化学、化工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识读图样能力:能够绘制一般化工工艺流程图,识读化工设备图、车间平立面布置图;

(3).化工设备故障判断能力:能使用化工常用维修工具、判断化工设备的简单故障;

(4).化工单元操作能力:能进行流体输送、蒸馏、蒸发、吸收、萃取、结晶、干燥等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能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和生产数据,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工艺计算;能对一般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

(5).化学分析与检验能力:能进行部分化工生产中间控制分析,能根据分析报告调整相应的生产操作;

2.职业特定能力:

(1)基本有机化工方向:掌握典型基本有机化学品甲醇、甲醛、乙醛、乙酸等的 合成原理和生产方法;能正确理解基本有机化工生产工艺规程,并规范操作;能判断和处理常见的生产故障。

(2)无机化工方向:掌握典型无机化学品合成氨、硫酸、硝酸、纯碱和烧碱等的合成原理和生产方法;能正确理解无机化工生产工艺规程,并规范操作;能判断和处理常见的生产故障。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

   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文化基础课程: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与健康 艺术

专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程)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子线路、电工基础、车工技能、钳工技能、电工技能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性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6

1(入学教育)

2

2

1(军训)

1(艺术实践)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一)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二)

2

2

20

17

1项目化实践(三)

2

1

20

16

1项目化实践(四)

2

2

9

7

1项目化实践(五)

1

    1

总计

109

89

11

8


 

七、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3

3

14

3

11

5

12

5

11

5

5

2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1

1

1

1

经济政治与社会

16

1

1

2

哲学与人生

17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6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7

1

1

5

6

文化课

30

30

26

4

7

7

语文

534

30

6

6

6

6

6

6

8

数学

534

30

6

6

6

6

6

6

9

英语

445

26

5

5

5

5

5

5

10

计算机应用

66

2

2

2

11

体育

112

5

2

2

2

2

1

1

12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757

101

22

22

20

20

20

20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化学

422

25

5

5

5

5

4

4

16

化工原理

389

23

4

4

5

5

4

4

17

化工分析

178

10

2

2

2

2

2

2

18

化工仪表

112

7

2

2

2

2

19

化工制图

46

3

2

2

20

21

22

技能方向课程

化工技能

184

11

8

8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小  计

1331

79

11

11

14

14

14

8

14

8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合  计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军训

毕业教育

小  计

总  计

3088

180

33

33

34

34

34

8

34

8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57%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43% 。

2.总学分180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


 

旅游 专业(类别)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旅游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门化方向: 酒店服务与管理 导游服务 前厅服务与管理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达到我校综合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

基本学制:3年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和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继续学习专业

酒店服务与管理

酒店服务与管理

导游服务

前厅服务与管理

餐厅服务高级工

导游资格证书

餐厅服务技师证

高职:

旅游服务与管理

本科:

酒店服务与管理

导游服务

导游服务

前厅服务与管理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 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 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4. 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5. 能遵守旅游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熟悉法律、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6. 能理解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社会活动需要的科学文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所必备的文化知识、政治理论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并具备较高的语言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 认知旅游服务与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酒店服务的基本技能与工作流程。

   8. 认知导游服务的基础知识。

   9. 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遵纪守法的相关能力;

9)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会话交流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掌握旅游职业道德和礼仪基本知识;

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知识;

掌握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知识;

掌握饭店客房服务与管理知识;

掌握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知识;

⑥掌握饭店康乐服务与管理知识;

⑦掌握饭店导游服务与旅行社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

2)职业特定能力: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3)跨行业职业能力:

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一)课程结构

理论课程

1、餐饮服务与管理

2、客房服务与管理

3、前厅服务与管理

4、中国旅游地理

5、旅游概论

6、旅游心理学

技能课程

任选

中餐摆台》、《形体

 

(二)教学时间分配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1(军训)

1    

1

1(入学教育)

1(旅游基础知识

20

18

2(导游服务技能)

1

1

1(导游实训)

20

18

2(托盘基本功)

1

1

1(中餐摆台实训)

20

18

1(形体训练)

1

1

2(工种考训练)

20

18

2(中餐摆台实训)

1

1

2(中餐摆台实训)

4(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2(社会实践)

20

20

19(综合对口单招实习)

/

/

1(毕业教育)

/

/

总计

120

110

42

5

5

七、教学进程安排(此表为中职,高职和3+4另行参照)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课程教学按周学时安排

15

3周

15

3周

15

3周

15

3周

14

4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经济政治与社会

15

1

1

2

哲学与人生

15

1

1

3

职业生涯规划

15

1

1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15

1

1

5

限选

6

文化课

必修

7

语文

480

30

6

6

6

6

5

5

8

数学

544

34

6

6

6

6

6

8

9

英语

416

26

5

5

5

5

5

4

10

计算机应用

30

1.5

1

1

11

体育

75

5

2

2

2

2

1

1

12

限选

13

14

任选课程

 

合  计

1586

101

21

21

20

20

17

18 

专业技能课程

15

基础平台课程

餐饮服务与管理

240

7

5

3

1

3

3 

16

客房服务与管理

178

6

6

2

2 

17

前厅服务与管理

124

6

3

2

2 

18

    旅游概论

222

18

4

3

1

3

3 

19

中国旅游地理

142

12

5

1

2

2 

20

旅游心理学

106

8

4

2

2 

21

 

 

22

技能方向课程

中餐摆台

344

10

2

4

3

6

7

23

形体

54

4

2

2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小  计

1410

71

11

11                        

13

12

22

21

专业任选课程

顶岗实习

合  计

1410

71

32

32

32

32

39

39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32

1

1周

军训

32

1

1周

毕业教育

32

1

1周

小  计

96

3

总  计

3188

1784

32

2周

32

3周

32

3周

32

3周

39

3周

2周

注: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 48%  ;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 52%  。其中任意选修课    学时(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   ),占比约10%以上;

2.总学分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记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4学分。


 

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民族织绣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民间传统工艺(142800)

专门化方向:织绣(发绣)、雕塑、装饰。

二、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制

3

四、职业岗位与职业资格证书

积极推行多证书管理制度,将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取得中专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装饰美工、手绣制作工中级工证书,鼓励实施学分奖励办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经培训和社会化考核取得其他技能等级证书或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实行学分奖励。

专门化方向

职业

(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织绣(发绣)

手绣制作工

民间工艺品制作工

装饰美工

工艺画制作工

手绣制作工(四级)

民间工艺品制作工(四级)

装饰美工(四级)

工艺画制作工(四级)

民间工艺品制作

装饰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发绣方向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发绣生产和发绣艺术的设计、上稿、绣制、装裱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六、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造型艺术、色彩搭配、书法、线描、工笔画的基础知识;

3.掌握电脑绘图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用计算机进行图片处理、图片拼接、图片设计,并能够运用现代工艺进行计算机图片转印;

4.掌握发绣的基本针法,能根据画面(作品)需要熟练进行针法变换、针法选择、应用;

5.掌握发绣艺术的制作工艺流程,能熟练独立完成作品;

6.掌握发绣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能熟练根据客户要求独立设计发绣作品;

7.了解本专业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二)能力要求

1.综合素质

(1)具有扎实的艺术素养、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2.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造型能力:具有认识、理解造型对象的能力;在平面空间塑造形体的能力;具有控制画面、创造个性化形象的能力;再现对象、完美共享即把现实对象植入画面后与画面其他因素构成画者意图、情感思想在视觉上得的共鸣与对象的本质、内在气质、精神共享的能力

色彩处理能力:具有色彩知识应用、色彩搭配处理的能力。

毛笔书法应用能力:具有常用毛笔书法字体选用和书写能力;具有毛笔书法题款的能力;具有书法艺术的表现能力。

中国画(工笔花鸟、人物)的创作能力:具有线描(白描)的勾画能力;具有工笔画制作、创作的能力。

发绣艺术的制作能力:具有手工刺绣的基本针法应用能力;具有根据画面需要自由选择针法的应用能力;具有制作简单发绣作品的能力;具备发绣艺术设计的基础能力;具有发绣艺术装裱的基础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发绣制作:具有刺绣基础针法的应用能力;具有发绣艺术设计、创作、生产能力(中级);具有发绣营销、推介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图像转印、绣制的能力。

发绣生产线的运行:具有合作生产、统筹安排、协调统一的工艺能力;具有发线选择、应用的能力;具有发绣设计、起稿、出样的能力;具有绣制、装裱的能力。

刺绣工具的选择与维修:具有制作简单刺绣工具和大型工具的安装能力;具有根据产品需要选择刺绣工具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七、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形成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相融合的教学运行机制,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建立与岗位能力相适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项目教学。


 

八、课程体系结构

(一)工作任务与能力分析

工作

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技能

知识领域

发绣制作工

发绣产品加工

(一)作业前的环境、工具准备和安全检查

1.能对刺绣作业环境进行选择和整理;

2.能对常用刺绣设备、工具进行选择和安全检查;

3.能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画面造型、色彩搭配、发绣针法、发绣工艺流程、发绣艺术实践、发绣装裱等

(二)作业前的技术准备

1.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绣稿;

2.能根据绣稿确定不同颜色的绣线等;

3.能根据绣稿和画面要求正确选择针法和工艺流程;

4.能自主上绷、配线、绣制;

(三)作业前的物质准备

1.能正确选用绣制材料;

2.能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绣制工具;

3.能正确选择绣制方法;

(四)作品的绣制与检查

1.能进行较复杂画面的绣制;

2.能正确使用针线等常用的工具;

3..能进行接针、缠针、切针等针法的操作,按绣稿完成作品绣制;

4.能正确根据画面需要,自由选择绣法工艺;

5.能熟练操作常用绣绷等工具;

6.能正确根据发绣检验要求进行产品调整。

(五)作品装裱

1.能根据画面及客户要求,自主选择装裱形式;

2.能进行简单的装裱工艺。


工作

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技能

知识领域

发绣设计师(技师)

发绣设计、加工与生产

(一)作业前的环境、工具准备和安全检查

1.能对设计环境进行选择和整理;

2.能对常用发绣设计工具进行选择和安全检查;

3.能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工笔画技法、美学、造型学、色彩学、中国传统文化、发绣技法及装裱工艺等

(二)作业前的技术准备

1.能正确根据客户要求和发绣工艺要求进行画面设计(草稿);

2.能正确根据草稿进行发绣画稿描绘;

3.能正确进行发绣底料选择并进行上绷、起稿。

(三)作业前的物质准备

1.能正确选用设计工具及绣制材料;

2.能正确选择针法等刺绣工艺;

3.能正确配线、绣制;

4..能制作局部刺绣范例;

(四)作品的加工与检查

1.能直接手工描绘发绣样稿;

2.能根据现代工艺要求进行发绣样稿转印;

3.能正确使用发绣制作工艺并指导生产;

4.能对产品进行合理调整、改进;

(五)作品装裱

1.能根据画面及客户要求,合理进行产品装裱工艺选择;

2.能熟练进行产品装裱;


(二)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

民族织绣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类别


  号

课程名称

教学
  时数

实训
  课时


  分

各学期周课时安排

课时
  比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共
  基
  础
  课

1

德育

146

 

9

2

2

2

2

2

 

26%

2

语文

219

 

14

3

3

3

3

3

 

3

数学

219

 

14

3

3

3

3

3

 

4

英语

219

 

14

3

3

3

3

3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8

72

7

3

3

 

 

 

 

6

体育

146

 

9

2

2

2

2

2 

 


  业
  基
  础
  课

1

素描基础

120

100

8

6

16%

2

色彩基础

40

30

3

2

3

白描(花鸟)

120

100

8

3

3

4

工笔画技法

120

100

8

3

3

5

毛笔书法

66

50

4

2

2

2

6

PS

80

60

5

2

2

7

东台发绣艺术

200

160

13

2

3

4

6


  业
  技能
  课

1

发绣针法

80

60

5

4

11%

2

发绣工艺

120

100

8

8

3

发绣艺术设计

120

100

8

4

4

8

4

发绣装裱

100

80

6

2

2

2

5

发绣实训

200

180

8

4

8

12


  修
  课

1

音乐

18

 

1

1

1

 

 

 

 

7%

2

心理健康

18

 

1

1

 

 

 

 

3

硬笔书法

80

72 

5

1

1

1

1

1 

 

4

公关礼仪

18

 

1

 

 

 

 

 

5

应用文

18

 

1

 

1

 

 

6

创业教育

36

12

2

 

 

1

1 

 

7

驾驶技术

90

72

6

1

1

1

1

1 

 


  践
  课

1

军训、入学教育

30

1

1

 

 

 

 

 

40%

2

刺绣上稿实训

60

60

4

2

 

 

3

刺绣针法实训

60

60

4

2

 

 

4

刺绣艺术设计实训

180

180

10

2

4

 

5

发绣综合实训

180

180

10

 

 

 

2 

4 

6

顶岗实训

540

540

38

18

7

毕业教育

60

4

 

 

 

 

 

2

合计

3811

1940

239

33

33

33

33

33 

 

 

注:1.总学时3811。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学时(含军训)占比约26%;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比约77%。其中任意选修课328学时(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占比约7%;

2.总学分239。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计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1周计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计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计1学分,共5学分。


 

九、能力整合排序

(一)行业通用能力

1.识读图样能力:

(1)具有识读中等复杂发绣样稿的能力;

(2)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图片处理的能力;

(3)具有运用现代工艺进行图片转印的能力。

2.刺绣工具及材料的选用能力:

(1)具有常用绣绷、绣针、剪刀等工具的选用能力;

(2)具有常用发绣绣线、底料等材料的选用能力。

3.刺绣工艺的选用能力:

(1)具有常用刺绣针法的选用能力;

(2)具有常用发绣制作工艺流程的选用能力;

(3)具有常用发绣装裱工艺的选用能力。

4.造型和色彩搭配能力:

(1)具有一般的构图、比例、造型常识;

(2)具有根据画面要求自主选用不同针法的能力;

(3)具有一般的色彩处理、搭配能力;

5.发绣产品的制作能力:

(1)具有熟练进行发绣产品加工生产的能力;

(2)具有手工绣制发绣作品的能力;

(3)具有发绣产品质量的检验能力;

(4)具有扎实的传统文化修养和素质;

(二)职业特定能力

1.发绣产品生产与加工:

(1)具有熟练的发绣制作工艺能力(中级);

(2)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中级);

(3)具有基本的设计、生产能力(初级);

2.指导生产线运行:

(1)具有统筹安排、合理组织、分工合作的协调能力;

(2)具有指导发绣生产线运行和维护能力;

(3)具有发绣绣制工具、材料的选用能力;

(4)具有发绣产品的装裱能力。

(三)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四)专业核心课程及要求

课程名称

(课时)

主要内容

能力要求

东台发绣艺术

(200)

(1)中国刺绣艺术

(2)东台发绣概述;

(3)东台发绣的工具材料及使用;

(4)东台发绣的制作技法;

(5)东台发绣艺术实践;

(6)东台发绣艺术鉴赏和分析;

(1)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规范的绣制程序;

(2)能运用不同针法和工艺进行产品绣制;

(3)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发绣样稿;

(4)能进行简单的作品装裱;

素描基础

(120)

(1)素描的概念;

(2)素描技法;

(3)明暗素描;

(4)结构素描;

(5)速写;

(1)熟悉一般的构图、造型方法;

(2)掌握明暗素描和结构素描的基本造型方法;

(3)能正确表现物体的比例、结构关系;

白描(花鸟、人物)

(120)

(1)花卉结构;

(2)禽鸟结构;

(3)鱼虫结构;

(4)人物结构;

(5)白描的工具;

(6)白描的用笔要点;

(1)能熟练掌握花卉、禽鸟和鱼虫的结构和表现方法;

(2)能熟练掌握白描的基本技法和用笔特点;

(3)能熟练使用毛笔工具进行花鸟的勾勒;

(4)熟练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构图方法;

(5)能正确表现人物的基本结构关系;

(6)能正确用线描的形式表现人物;

(7)掌握一般的人物构图要点;

工笔画技法(花鸟、人物)(120)

(1)工笔画的概念及艺术特色;

(2)工笔画的分类;

(3)工笔画的表现方法;

(4)工笔画的设色方法及要点。

(1)熟悉工笔花鸟(人物)的艺术特色;

(2)熟悉工笔花鸟(人物)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3)熟悉工笔花鸟(人物)的设色技巧;

PS软件的应用技术

(80)

(1)认识PS软件;

(2)熟悉PS软件常用工具;

(3)PS软件的使用;

能利用PS软件熟练进行图片处理;

发绣艺术设计

(120)

(1)发绣艺术的分类;

(2)发绣图样的设计及转印;

(3)发绣针法的选用;

(4)发绣生产工艺的选用。

(1)能根据客户要求自主进行发绣样稿设计;

(2)熟练进行发绣样稿转印、描绘;

(3)熟悉进行发绣针法、技法的选用;

(4)熟练进行发绣生产指导;

发绣产品装裱(100)

(1常用发绣装裱形式;

(2)发绣装裱过程;

(1)正确根据画面及客户要求进行装裱工艺选用;

(2)正确进行发绣产品装裱。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1(军训)

1    

1

1(入学教育)

4(造型实训)

20

18

3(色彩实训)

1

1

5(线描实训)

3(毛笔书法实训)

20

18

4(白描实训)

1

1

3(工笔画实训)

3(发绣针法实训)

20

18

4(发绣技法实训)

1

1

4(发绣工艺)

20

18

2(发绣工艺实训)

1

1

3(发绣技师培训及考证)

4(企业实践)

20

20

1(毕业教育)

/

/

19(顶岗实习)

42

/

/

总计

120

110

5

5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配置要求

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围绕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各个项目,根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及实施需要,以一个目标四项重点为指导,分层搞好教师队伍建设。一个目标:培养教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四项重点:行业认证培训,企业定岗实践;职教理论培训;教师技能大赛,教师实践技能校内认证;企业人才引进。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培养,即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企业专家)。

1. 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学科)带头人2人,应选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为美术教育专业或相近专业,具有高级技工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美术专业教学5年以上,热爱艺术教学工作,获得县级以上教学奖励的教师。专业带头人能结合专业方向在深入企业培训时,参加企业组织的晋级考试,能通过企业高级工理论和实践考核。

2.骨干教师:骨干教师6人,应选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为美术专业或相近专业,热爱发绣专业教学,具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3.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9人,应选聘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为美术专业或相近专业,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美术专业教学3年以上,热爱美术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

定岗实践期间要协助企业做好员工理论培训工作,在进行培训的同时,要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写出教学改革报告。积极参加教改工作,完成培训内容工作、教学资源库开发。

4.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企业专家)应选聘在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实践经验丰富,从事艺术类工作10年以上,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技术专家需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技能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 能够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善于沟通与表达。其主要工作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实训;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参与相关教学文件的编写;参与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参加教学培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企业指导教师需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企业的相应岗位独挡一面;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其主要工作有:按照实训计划的要求在本企业指导学生的岗位实习,具体负责学生在岗实习期间的岗位教育和技术指导工作;反馈学生的在岗情况,发现问题与学校指导教师一同及时解决;负责学生实训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协助学校进行专业改革,根据企业实践制定符合工作标准的教学文件,与学校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企业专家到校进行授课,每年至少120学时,同时要进行专业指导,对参加各类比赛的选手进行全方位指导。

理实一体课程体系的实施需建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技术专家与企业指导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一般比例为4:6:9:9。

(二)校内外实训基地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教学功能室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台/套)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画室

1.各类石膏几何体

16

2.各类石膏半身像

12

3.各类石膏全身像

6

4.各类静物器皿

20

玻璃、瓷器、陶器、各类水果等

5.画架

35

木制或不锈钢

发绣设计车间

1.画桌(案)、椅

35

画桌90*150*100

2.拷贝台

4

拷贝台尺寸:90*15*100

3.毛毡

35

4.文房四宝等

35

墨汁:一得阁或曹素功

砚台:歙砚

毛笔:湖笔

5.电脑、喷绘机

1

发绣制作车间

1.绣架

35

2.绣绷

35

3.桌椅等

35

发绣装裱车间

1.软裱操作台

5

90*200*100

2.硬裱操作台

5

发绣展示车间

1.展示架

6

2.展示台

10

3.多媒体设备

1

注:教学功能室可以按照教学项目、设备、师资等,进行整合确定。

十、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民间传统工艺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几点:

(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东台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3.具体教学安排事项。

(1)落实“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学期。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周2周,按28-30学时/周计算;第6学期顶岗实习20周,按30学时/周计算。

(2)第1-4学期集中安排整周教学周(实训周、实验周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周)。

(3)根据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任选手工绣制工、发绣技师、装饰美工、民间工艺品制作工的一种工种实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鉴定。

(4)任意选修课程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针对性开设。

①公共基础任选课程:礼仪、古典文学、中国名著欣赏、外国名著、人口资源等;或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拓展内容。

②专业技能任选课程:毛笔书法艺术、中国画技法、素描人像、平面设计、等;或技能拓展考级的强化课程,如电脑制图员训练与考级。

4.本方案由传媒商贸系薛峰、杨志龙组织修订,陈亚东等审定。

5.本方案制定后报教务处审核后,进行网上公示,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6.本方案适用于2015级全日制在校学生。

上一条:关于沿海校区举行“冬季三项”体育比赛的通知 下一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