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月刊“问题讨论”栏目案例征评

2015年12月09日 13:43  点击:[]

衡量职校办学质量需要什么样的尺子?

最近湖南有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申请该省第一批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失败,原因是该校一个专业的学生技能抽查测试合格率未达标,所以被省教育厅“一票否决”。该项抽查测试自2009年施行,根据有300余家企业深度参与制定的技能抽查标准,面向全省范围内68个专业所有注册在籍的高职院校学生,随机抽选10%参加。专业人数不足100人的抽查不少于10人,人数不足10人的全部参加抽查,专业人数超过300人的抽查不超过30人。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对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专业实行停办处理。过去5年内,湖南已因此责令23所中高职学校33个专业停止招生。

该措施被业内称之为职校办学的“紧箍咒”,并产生一系列倒逼效应:5年内湖南高职生均教学投入年均增长12.64%,“双师型”教师数量年均增长5.84%,来自企业一线兼职的能工巧匠和兼职专家年均增长分别为24.28%22.29%。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甚至规定,如果某个专业出现技能抽查不合格的情况,所在专业的院系主任就地免职,专业带头人连降两级、待岗半年,普通教师的年终奖全部扣罚。

一直以来,评价职校办学质量一般包括:学校争到了哪些建设项目、科研项目;学校在国家、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名次、奖项数量;学生的就业情况(数据性的就业率统计+非量化的毕业生评价比如上手快慢、人品如何、踏实能干与否等等)……但这些指标往往是“自说自话”。技能抽测,加上2014年施行的高职毕业生毕业设计抽查和2016年要实施的职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社会发布,湖南正在打造一个职校办学质量的有效评价体系。那么他们的做法是否科学、合理?在信度和效度方面可给出什么样的借鉴?现行的职校办学质量评价在形式和内涵方面还可以有什么样的改进和完善?

您如果对案例产生了一些思考、评论、辨析,请将其发送至:573728647@qq.com,字数在500字或1500字,2015年12月30日截稿,《江苏教育·职业教育》将择优选用。

上一条:关于开展2015年盐城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 下一条:2015年度盐城市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评比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