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提出“三个高地”“四个新”的新期望和“五个方面重点任务”的新要求。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而培养高技能人才,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关键。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国家层面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江苏省制定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设区市激励措施实施办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养毕业生累计达2亿多人。现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职业教育在以往一直都是学生求学的“次选”,把它作为自己的兜底选择。然而,随着新时代各项发展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可发展性越来越凸出。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各个岗位的技术要求更加专业化,都预示着在专业化细分领域具有独特技艺的人才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市场的需求对于职教改革也是一种正向指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职业教育要在“五入”上下功夫,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进一步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技能型社会、建设技能中国。一是“长入”经济。要使职业教育成为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成为构成产业链、产品链、供应链、资金链、信息链的“砖瓦”和基本要素,走好长远发展之路。二是“汇入”生活。要高度重视技能在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加技能含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三是“融入”文化。要合理看待学历和能力关系,增加文化中的技能含量,在全社会建设技能文化,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四是“渗入”人心。要认识到没有技能寸步难行,使具有技能成为做人的“标配”,推动形成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良好氛围。五是“进入”议程。要使职业教育进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纳入规划、政策体系、议事规则、预算保障,发挥好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